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5-18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论文的文献综述和论文的脉络 | 第16-18页 |
·论文的文献综述 | 第16页 |
·论文脉络与框架 | 第16-18页 |
第2章 中国传统居住室内设计浅析 | 第18-40页 |
·传统居住室内设计概论 | 第18-25页 |
·中国传统居住室内设计起源与发展 | 第18-20页 |
·中国古代的环境观 | 第20页 |
·中国传统居住室内环境设计总体特征 | 第20-25页 |
·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 第25-29页 |
·中国室内设计中的民族性 | 第26-28页 |
·中国的传统文化心理 | 第26页 |
·中国传统的自然观 | 第26-28页 |
·中国传统的主导思想 | 第28-29页 |
·中国传统居住室内环境装饰 | 第29-33页 |
·装饰观 | 第29-31页 |
·中国传统建筑中装饰装修的艺术手法 | 第31-33页 |
·传统居住室内空间的处理 | 第33-36页 |
·空间的有序性 | 第33-34页 |
·空间的整体性 | 第34页 |
·空间的玄妙性 | 第34-35页 |
·传统居住室内空间环境处理手法的举例说明 | 第35-36页 |
·中国古代家具陈设与材料的魅力 | 第36-40页 |
·中国传统民居中的家具 | 第36-37页 |
·中国古代家具与陈设的魅力举例 | 第37-40页 |
第3章 现代居住室内设计趋势 | 第40-49页 |
·现代居住室内设计现状分析 | 第40-42页 |
·现代居住室内设计中的时代性 | 第42-48页 |
·功能——面向大众的功能需求 | 第42-43页 |
·形式——现代多元化的倾向 | 第43-45页 |
·技术——新的设计形式的产生 | 第45-48页 |
·传统与现代居住空间形态的比较 | 第48-49页 |
第4章 民族性与时代性共生的现代居住室内设计模式的可行性 | 第49-61页 |
·现代居住室内空间设计多样性的原因 | 第49-52页 |
·不同使用人群的不同审美心态分析 | 第49-51页 |
·情感关注在居住室内设计中的表现 | 第51-52页 |
·现代人对居住室内设计的需求 | 第52-56页 |
·功能上的需求 | 第52-53页 |
·精神上的需求 | 第53-56页 |
·民族性与时代性共生的可行性研究 | 第56-61页 |
·从环境的角度分析 | 第56-57页 |
·从空间设计思路的角度分析 | 第57-58页 |
·从现代人的行为心理角度分析 | 第58-61页 |
第5章 延续与创新—融入传统理念的现代室内设计途径探讨 | 第61-91页 |
·传统意境与现代居住室内环境的糅合 | 第61-73页 |
·传统意境与现代居住室内环境的糅合的原因 | 第61-62页 |
·传统意境与现代居住室内环境糅合的形式因素 | 第62-67页 |
·传统意境与现代居住室内环境糅合的精神因素 | 第67-70页 |
·现代居住室内设计中各种装饰因素糅合的方式 | 第70-72页 |
·现代居住室内设计中传统装饰因素糅合的原则 | 第72-73页 |
·传统室内色彩的传承与革新 | 第73-76页 |
·居住室内色彩处理的规律 | 第73-75页 |
·居住室内色彩的普遍处理方式 | 第75-76页 |
·现代室内物理环境与传统室内物理环境的关系 | 第76-82页 |
·声音环境的控制 | 第77-78页 |
·光环境的舒适度 | 第78-81页 |
·室内理想的热环境 | 第81-82页 |
·开创民族性与时代性共生的现代居住室内模式 | 第82-86页 |
·回归自然 | 第82-84页 |
·满足现代人的行为心理需求 | 第84-85页 |
·延续性传承 | 第85-86页 |
·实例分析和说明(插图说明) | 第86-9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