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bVIEW的两自由度动力减振实验系统的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引言 | 第8页 |
·虚拟仪器的概念、特点及构成 | 第8-11页 |
·虚拟仪器的概念 | 第9页 |
·虚拟仪器的特点 | 第9-10页 |
·虚拟仪器的构成 | 第10-11页 |
·虚拟仪器的演化与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虚拟仪器的演化 | 第11-12页 |
·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本课题的背景、意义 | 第13-14页 |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两自由度振动装置数学模型分析 | 第15-23页 |
·两自由度系统振动分析 | 第15-19页 |
·无阻尼两自由度系统的固有频率 | 第16-17页 |
·无阻尼两自由度系统受迫振动的分析 | 第17-19页 |
·动力消振器力学模型分析 | 第19-23页 |
·无阻尼动力消振器 | 第19-23页 |
第三章 两自由度动力减振实验系统装置总体设计 | 第23-30页 |
·两自由度动力减振实验台装置的设计 | 第23-25页 |
·两自由度动力减振振动梁方案的选择 | 第23-25页 |
·两自由度动力减振实验台装置 | 第25-26页 |
·振动粱固有频率的分析与计算 | 第26-28页 |
·振动虚拟仪器系统的构成 | 第28-30页 |
·振动虚拟仪器总体结构框图 | 第28页 |
·振动激励系统 | 第28-29页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29页 |
·数据分析系统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双通道调理电路设计 | 第30-49页 |
·电阻应变片的选用 | 第30-33页 |
·电阻应变片的构造与特点 | 第31页 |
·电阻应变片的动态响应特性 | 第31-33页 |
·电桥测量电路及调理电路的设计 | 第33-44页 |
·电桥原理 | 第33-41页 |
·电桥简介 | 第33-35页 |
·电桥的平衡电路 | 第35-41页 |
·信号调理电路 | 第41-44页 |
·前置放大器 | 第41-43页 |
·滤波电路 | 第43-44页 |
·双通道动态应变调理电路其它设计 | 第44-49页 |
·供桥电压确定 | 第44-45页 |
·基准源MC1403 | 第45页 |
·晶体管扩流电路 | 第45-46页 |
·反相放大器设计 | 第46-47页 |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 第47-48页 |
·电容的接入 | 第48-49页 |
·设计总结 | 第49页 |
第五章 基于 LabVIEW 的振动数据分析系统 | 第49-71页 |
·硬件平台 | 第49-51页 |
·数据采集卡 | 第50-51页 |
·数据采集卡的组成 | 第50页 |
·数据采集卡的选择 | 第50-51页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1-53页 |
·软件开发环境 | 第51-52页 |
·LabVIEW 软件简介 | 第51页 |
·LabVIEW 软件的主要特点 | 第51-52页 |
·软件规划 | 第52-53页 |
·系统软件实现 | 第53-71页 |
·软件开发步骤 | 第53-54页 |
·主界面模块设计 | 第54-56页 |
·虚拟仪器软面板的作用 | 第54-55页 |
·虚拟仪器软面板的特点 | 第55页 |
·主界面软面板设计 | 第55-56页 |
·振动信号采集模块 | 第56-61页 |
·功能描述 | 第56页 |
·采样频率的确定 | 第56-57页 |
·通信接口程序设计 | 第57-58页 |
·程序流程图 | 第58页 |
·振动信号实时采集、显示与写盘的编程实现 | 第58-61页 |
·振动信号处理模块 | 第61-69页 |
·功能描述 | 第61-62页 |
·程序流程图 | 第62页 |
·数字滤波及傅立叶变换 | 第62-66页 |
·自相关函数、互相关函数及功率谱分析 | 第66-69页 |
·生成独立的仪器程序及软件打包 | 第69-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课题总结 | 第71页 |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附录1 | 第77-78页 |
附录2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