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11页 |
| 一、证据保全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1-20页 |
| (一) 证据保全的界定 | 第11-16页 |
| (二) 证据保全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16-17页 |
| (三) 证据保全制度建立的障碍 | 第17-20页 |
| 二、证据保全的启动 | 第20-30页 |
| (一) 证据保全启动的主体 | 第20-21页 |
| (二) 证据保全的启动时间 | 第21-27页 |
| (三) 证据保全的启动条件 | 第27-30页 |
| 三、证据保全的管辖和受理 | 第30-36页 |
| (一) 证据保全的管辖 | 第30-32页 |
| (二) 证据保全的受理 | 第32-36页 |
| 四、证据保全的实施 | 第36-45页 |
| (一) 程序性权利之保障——特别代理人指定 | 第36-37页 |
| (二) 证据保全的措施 | 第37-42页 |
| (三) 证据保全的效力 | 第42-45页 |
| 五、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完善 | 第45-53页 |
| (一) 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现状 | 第45-47页 |
| (二) 完善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几点意见 | 第47-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