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商标法论文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法律限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论第10-13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思路第11-12页
 三、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一章 驰名商标淡化理论概述第13-19页
 第一节 驰名商标淡化理论的起源、概念第13-16页
  一、 驰名商标淡化理论的起源第13-14页
  二、 驰名商标淡化的概念第14-16页
 第二节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存在的合理性第16-19页
  一、 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危害性第16-18页
  二、 传统侵权判定理论——混淆理论的不足第18-19页
第二章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需要进行法律限制的原因第19-29页
 第一节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本身存在的风险性第19-20页
  一、 限制正当竞争第19-20页
  二、 危害消费者利益第20页
  三、 妨碍公共言论自由第20页
 第二节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需要法律限制的理论支撑第20-29页
  一、 从民法的权利滥用与权利限制理论的角度分析第20-24页
  二、 从知识产权制度中的利益平衡理论角度分析第24-26页
  三、 从知识产权法法律移植角度分析第26-29页
第三章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法律限制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第29-39页
 第一节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法律限制的立法现状第29-35页
  一、 国际条约中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法律限制第29-30页
  二、 有关国家立法中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法律限制第30-32页
  三、 我国立法中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法律限制第32-35页
 第二节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法律限制的司法实践第35-39页
  一、 显著性的标准第35-37页
  二、 “实际淡化”还是“淡化的可能性”第37-39页
第四章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法律限制的对策第39-50页
 第一节 适用对象的限制第39-40页
  一、 必须是具备显著性的驰名商标第39页
  二、 必须是已经注册的驰名商标第39-40页
 第二节 不视为驰名商标淡化的例外情况第40-43页
  一、 反弱化保护的例外第40-41页
  二、 反丑化保护的例外第41-43页
  三、 反退化保护的例外第43页
 第三节 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法律限制的立法建议第43-50页
  一、 制定一部专门的驰名商标反淡化法第44页
  二、 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第44-45页
  三、 严格规定构成淡化行为的要件第45-48页
  四、 明确适用跨类保护的范围及考量因素第48-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后记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标法上的商标使用研究
下一篇:商标权证券化的风险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