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工材料论文--磁性材料、铁氧体论文--永磁材料、永久磁铁论文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交换耦合作用与矫顽力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7页
符号说明第17-1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8-46页
 1.1 永磁材料的相关应用背景第18-19页
 1.2 稀土永磁材料发展简况第19-37页
  1.2.1 SmCo5系第一代稀土永磁永磁体第20页
  1.2.2 2:17型第二代稀土永磁材料第20-21页
  1.2.3 稀土-铁基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第21-23页
  1.2.4 低稀土、小结构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第23-36页
   1.2.4.1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实验研究第23-27页
   1.2.4.2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理论模型研究第27-36页
  1.2.5 非晶团簇结构硬磁性Nd-Fe-Al基复合材料研究第36-37页
 1.3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拟开展的研究内容第37-40页
  1.3.1 选题意义第37-38页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6页
第二章 单相纳米硬磁材料晶粒交换祸合相互作用和有效各向异性第46-70页
 2.1 晶粒交换祸合相互作用理论分析及本章工作的实验基础第46-48页
  2.1.1 纳米磁性晶粒间交换祸合作用理论分析第46-47页
  2.1.2 单相纳米永磁材料实验事实第47-48页
 2.2 部分交换祸合作用简易模型——本文计算模型第48-50页
 2.3 纳米Nd_2Fe_(14)B永磁材料的有效各向异性随晶粒尺寸的变化第50-52页
 2.4 晶粒间界相对纳米Nd_2Fe_(14)B永磁材料有效各向异性的影响第52-56页
  2.4.1 计算方法第52-53页
  2.4.2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53-55页
  2.4.3 结论第55-56页
 2.5 晶粒尺寸分布对纳米Nd_2Fe_(14)B永磁材料有效各向异性的影响第56-61页
  2.5.1 计算方法第56-57页
  2.5.2 计算结果和讨论第57-58页
  2.5.3 晶粒尺寸分布的高斯函数模拟及其计算结果第58-61页
 2.6 单相硬磁材料矫顽力随晶粒尺寸的变化关系第61-66页
  2.6.1 本节的计算方法第61-62页
  2.6.2 计算结果和讨论第62-66页
 2.7 本章小结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第三章 晶粒尺寸和软硬磁性相分布对纳米复合永磁材料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和矫顽力的影响第70-100页
 3.1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晶间交换耦合相互作用理论分析第70-71页
 3.2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中的尺寸效应实验事实第71-72页
 3.3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晶间交换耦合相互作用、有效各向异性和矫顽力第72-79页
  3.3.1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中的晶间交换耦合长度L_(ex)第72-73页
  3.3.2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中单个磁性晶粒的有效各向异性第73-75页
  3.3.3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中软、硬磁性晶粒的随机分布第75-78页
  3.3.4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有效各向异性和矫顽力第78-79页
 3.4 晶粒尺寸和相分布对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矫顽力的影响第79-96页
  3.4.1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矫顽力随硬磁性晶粒尺寸的变化第79-84页
  3.4.2 计算结果与实验的比较分析第84-86页
  3.4.3 随机分布和多层膜结构对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矫顽力的影响第86-89页
  3.4.4 软磁性晶粒尺寸的变化对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矫顽力的影响第89-92页
  3.4.5 软磁性相体积分数的变化对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矫顽力的影响第92-96页
 3.5 本章小结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0页
第四章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几种矫顽力理论的比较分析第100-113页
 4.1 纳米复合永磁体的几种矫顽力理论第100-104页
  4.1.1 以Kronmüller为代表的成核理论第100-102页
  4.1.2 钉扎理论第102页
  4.1.3 其他矫顽力模型第102-103页
  4.1.4 本文的观点第103-104页
 4.2 纳米复合永磁体几种矫顽力理论的分析比较第104-109页
  4.2.1 各种矫顽力理论的共同之处第104-107页
   4.2.1.1 相关实验事实第104-106页
   4.2.1.2 矫顽力公式的表述第106-107页
  4.2.2 各种矫顽力理论间的差异第107-109页
   4.2.1.1 形核理论与钉扎模型的差异第107-108页
   4.2.1.2 我们观点与其他理论的不同第108-109页
 4.3 纳米复合永磁体矫顽力机理发展展望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3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113-116页
 5.1 本文总结第113-114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114-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第117-120页
附表1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NA干扰作用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
下一篇:RNA干扰对活化的小鼠脾淋巴细胞TNFα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