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皇甫川流域植被生态用水分析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前言第9-11页
1、研究区概况第11-14页
 1.1 皇甫川流域自然地理概况第11-13页
  1.1.1 地貌第11-12页
  1.1.2 气候第12页
  1.1.3 土壤第12页
  1.1.4 植被第12-13页
 1.2 五分地沟小流域概况第13-14页
2、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4-20页
 2.1 研究原理与实验设计第14-15页
 2.2 皇甫川流域植被格局动态分析第15-16页
  2.2.1 遥感解译过程第15-16页
  2.2.2 皇甫川流域植被分布格局动态分析第16页
 2.3 皇甫川流域主要植被类型单位面积生态用水测定第16-19页
  2.3.1 样地设置与植物群落调查第16-17页
  2.3.2 蒸腾耗水量的测定第17页
  2.3.3 群落蒸散量的测定第17-18页
  2.3.4 土壤贮水量的计算第18-19页
  2.3.5 单位面积植被生态用水量的计算第19页
 2.4 皇甫川流域植被生态用水总量的计算第19-20页
 2.5 相关数据的收集第20页
3、结果与分析第20-38页
 3.1 皇甫川流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第20-26页
  3.1.1 皇甫川流域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群落学特征第20-24页
  3.1.2 皇甫川流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现状第24-25页
  3.1.3 皇甫川流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第25-26页
 3.2 主要植被类型的单位面积生态用水量分析第26-35页
  3.2.1 乔木、灌木和农田植物的蒸腾速率季节变化第27-28页
  3.2.2 乔木、灌木和农田植物的蒸腾耗水量第28-29页
  3.2.3 主要植被类型的蒸散特征第29-31页
  3.2.4 皇甫川流域各类土壤贮水量第31-33页
  3.2.5 主要植被类型的单位面积生态用水量第33-35页
 3.3 皇甫川流域植被生态用水现状分析第35-37页
  3.3.1 皇甫川流域植被生态用水结构分析第35-36页
  3.3.2 皇甫川流域植被生态用水格局分析第36-37页
 3.4 不同植被格局下的皇甫川流域植被生态用水比较分析第37-38页
4、讨论第38-43页
 4.1 对生态用水概念的理解第39-40页
 4.2 研究方法的讨论第40-41页
 4.3 皇甫川流域植被生态用水问题第41-43页
 4.4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第43页
5、结论第43-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文献综述第49-61页
皇甫川流域植物名录第61-74页
致谢第74-75页
附图1 皇甫川流域1987 年植被图第75-76页
附图2 皇甫川流域2003 年植被图第76-77页
附图3 皇甫川流域植被生态用水图第77-78页
附图4 皇甫川流域主要植物群落照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研究--以井塘村的香社组织为例
下一篇: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缺氧/复氧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