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草原种植的三种冰草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 1 引言 | 第1-8页 |
| 2 试验区自然概况 | 第8-9页 |
| 3 试验设计和测定内容 | 第9-12页 |
| ·试验材料和试验地布局 | 第9-10页 |
| ·试验设计与处理 | 第10页 |
| ·测定内容与方法 | 第10-12页 |
| ·种子发芽测定 | 第10页 |
| ·物候期的观察 | 第10页 |
| ·生长速度测定 | 第10-11页 |
| ·自然落粒的实生苗统计 | 第11页 |
| ·分蘖特性观察 | 第11页 |
| ·地上生物量测定 | 第11页 |
| ·留茬损失测定 | 第11页 |
| ·根系特性 | 第11-12页 |
| ·生境因子测定 | 第12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2-38页 |
| ·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成 | 第12-15页 |
| ·穗不同部位种子发芽及重量 | 第12-14页 |
| ·不同年份种子发芽率测定 | 第14-15页 |
| ·物候特性 | 第15-17页 |
| ·生长速度 | 第17-19页 |
| ·自然落粒的实生苗统计 | 第19页 |
| ·冰草分蘖特性 | 第19-22页 |
| ·分蘖芽 | 第20页 |
| ·分蘖规律 | 第20-22页 |
| ·分蘖与枝条的关系 | 第22页 |
| ·冰草枝条情况 | 第22-24页 |
| ·冰草产量 | 第24-28页 |
| ·产草量 | 第24-26页 |
| ·再生草 | 第26页 |
| ·种子产量 | 第26-28页 |
| ·不同留茬高度对冰草的影响 | 第28-29页 |
| ·留茬高度对生态因子的影响 | 第28页 |
| ·不同留茬高度对牧草收获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冰草的开花习性 | 第29-30页 |
| ·冰草的地下器官生长特性 | 第30-38页 |
| ·地下器官及株丛类型 | 第30-31页 |
| ·原生植被根系分布状况 | 第31-32页 |
| ·三种冰草根系垂直分布和根量的分析 | 第32-38页 |
| 5 讨论 | 第38页 |
| ·研究方法 | 第38页 |
| ·种子收获 | 第38页 |
| ·根系类型 | 第38页 |
| ·种子质量 | 第38页 |
| 6 结论 | 第38-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