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干旱评价指标体系及抗旱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9-12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情况 | 第14-19页 |
·山东省自然地理概况 | 第14页 |
·山东省水资源概况 | 第14-16页 |
·地表水资源概况 | 第15页 |
·地下水资源概况 | 第15-16页 |
·全省降水概况 | 第16页 |
·山东省历史干旱概况 | 第16-19页 |
第三章 区域干旱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 第19-33页 |
·引言 | 第19页 |
·模糊评价的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模糊现象与模糊数学 | 第19-20页 |
·水文水资源中的模糊性 | 第20页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20-31页 |
·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21-24页 |
·权重向量的确定 | 第24-26页 |
·综合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 | 第26-27页 |
3 3.4 广义模糊运算下的综合评价模型 | 第27-30页 |
·评价指标的处理 | 第30-31页 |
·干旱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 第33-54页 |
·干旱评价指标选择 | 第33-34页 |
·基本资料的选用与处理 | 第34-35页 |
·干旱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35-37页 |
·山东省历年干旱分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37-49页 |
·山东省历年干旱等级分析 | 第49-52页 |
·淄博市干旱评价 | 第52-54页 |
第五章 抗旱对策 | 第54-72页 |
·山东省抗旱对策 | 第54-67页 |
·淄博市抗旱对策 | 第67-7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2-73页 |
·主要结论 | 第72页 |
·问题与建议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