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地质学论文--海洋地球化学论文

东海赤潮高发区沉积物中脂肪酸类生物标记物的初步分析及其在营养盐界面交换过程中的应用

0 引言第1-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26页
   ·生物标标记物建立及其特点第12-13页
   ·海洋生物标记物第13-14页
   ·海洋沉积物中脂类生物标记物的测定方法—提取、分离纯化和定性、定量第14-16页
     ·海洋沉积物中脂类生物标记物的提取第14-15页
     ·海洋沉积物中脂类生物标记物的分离、纯化、定性和定量第15-16页
   ·海洋中脂类生物标记物的应用第16-22页
     ·烃类第16-17页
     ·甾醇类及酮类第17-18页
     ·脂肪酸类第18-21页
     ·生物标记物的降解—脂肪酸的降解第21-22页
   ·统计方法在分析数据方面的应用第22-23页
   ·同位素技术在生物标记物中的应用—δ~(13)C稳定同位素技术第23-25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5-26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6-35页
   ·分析样品来源第26-27页
   ·实验方法第27-31页
     ·实验仪器的预处理第27-28页
     ·沉积物样品的前处理:第28页
     ·脂肪酸的提取,分离与检测:第28页
     ·空白检测第28-29页
     ·方法精密度、甲脂化效率以及FAME总回收率的测定第29-31页
   ·数据的处理—脂肪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第31-32页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32-35页
3 东海沉积物中脂肪酸的种类、含量、来源、分布及变化规律第35-59页
   ·脂肪酸种类、含量分布第35-41页
     ·沉积物表层脂肪酸种类、含量及分布第35-36页
     ·夏、秋、冬季沉积物表层脂肪酸含量特点及季节之间的比较第36-41页
   ·脂肪酸在拄状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第41-48页
     ·秋、冬季总脂肪酸(TFA),饱和(SFA)、不饱和脂肪酸(SUFA)及其比例在沉积物柱状样品中的分布第42-46页
     ·细菌源、海源和陆源脂肪酸在柱状沉积物中的分布第46-48页
   ·~(13)C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区分有机物质来源和走向中的应用第48-50页
   ·影响脂肪酸(FA)分布的因素分析第50-58页
     ·统计方法的应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第50-52页
     ·脂肪酸含量的季节变化分析第52-53页
     ·聚类分析第53-55页
     ·影响脂肪酸水平分布、含量因素得主成分分析第55-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4、借助生物标记物分析营养盐界面交换过程中细菌的作用第59-80页
   ·沉积物中细菌源脂肪酸的季节分布和平面分布第62页
   ·沉积物中细菌源脂肪酸与营养盐交换速率之间的关系分析第62-68页
   ·营养盐在沉积物—海水界面交换过程控制因素的分析(无生物因子)第68-72页
     ·、硅酸盐(SiO_3—Si)的界面交换影响因素分析第69-70页
     ·、磷酸盐(PO_4—P)的界面交换影响因素分析第70-72页
   ·营养盐在沉积物—海水界面交换速率控制因素的分析(考虑生物因子)第72-75页
     ·微生物在硅酸盐界面交换中的作用第72-73页
     ·微生物在磷酸盐界面交换中的作用第73页
     ·微生物在DIN(NO_2—N+NO_3-N+NH_4-N)界面交换中的作用第73-75页
 本章小结第75-80页
5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药虎掌南星的质量研究
下一篇:精化生脑髓的生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