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语音交互的虚拟设计系统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页 |
1.1 引言 | 第7页 |
1.2 虚拟设计的发展现状 | 第7-8页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9-11页 |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 | 第11-19页 |
2.1 虚拟现实及虚拟设计系统 | 第11-13页 |
2.1.1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 第11-12页 |
2.1.2 虚拟设计系统概述 | 第12-13页 |
2.2 语音用户界面 | 第13-19页 |
2.2.1 语音的特点 | 第13-15页 |
2.2.2 语音技术简介 | 第15-16页 |
2.2.3 语音用户界面的设计原则 | 第16-17页 |
2.2.4 语音技术的发展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系统开发平台 | 第19-31页 |
3.1 VRML概述 | 第19-25页 |
3.1.1 VRML的特点 | 第19-21页 |
3.1.2 VRML与外界的交互机制 | 第21-23页 |
3.1.3 VRML的面向对象特性 | 第23-24页 |
3.1.4 用VRML构造网上三维空间的优点 | 第24-25页 |
3.2 语音平台简介 | 第25-31页 |
3.2.1 SALT概述 | 第25-26页 |
3.2.2 SALT元素简介 | 第26-27页 |
3.2.3 微软语音平台的构成 | 第27-28页 |
3.2.4 语音应用程序的工作过程 | 第28-31页 |
第四章 系统设计和实现 | 第31-41页 |
4.1 系统的功能 | 第31页 |
4.2 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31-33页 |
4.2.1 服务器端构成 | 第32-33页 |
4.2.2 客户端操作界面 | 第33页 |
4.3 语音模块的实现 | 第33-36页 |
4.3.1 语法文件的编写 | 第34-35页 |
4.3.2 获得语音识别结果 | 第35-36页 |
4.4 分布式VRML动态生成的实现 | 第36-39页 |
4.4.1 模型的存储 | 第36页 |
4.4.2 虚拟场景的动态生成机制 | 第36-37页 |
4.4.3 服务器端处理程序的设计 | 第37-39页 |
4.5 小结 | 第39-41页 |
第五章语音平台与虚拟场景的通信 | 第41-55页 |
5.1 语音平台和VRML的通信模型 | 第41-42页 |
5.2 VRML模型封装技术 | 第42-45页 |
5.3 场景驱动机制 | 第45-47页 |
5.3.1 对VRML节点的访问 | 第45页 |
5.3.2 模型节点的Java封装 | 第45-46页 |
5.3.3 模型对象的组织 | 第46-47页 |
5.4 场景的保存 | 第47-51页 |
5.4.1 场景树的概念 | 第47-48页 |
5.4.2 场景树的建立 | 第48-50页 |
5.4.3 场景树的存储及VRML代码生成 | 第50-51页 |
5.5 语音平台和VRML通信的程序设计 | 第51-55页 |
第六章虚拟设计系统的演示 | 第55-57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57-59页 |
7.1 本文的总结 | 第57页 |
7.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作者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