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9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3页 |
·人才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概念 | 第8-10页 |
·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论文框架 | 第17-19页 |
2 陕西地方人才资源的历史和现状分析 | 第19-33页 |
·陕西人才总量、质量、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 第19-28页 |
·人才总量及其变化趋势 | 第19-21页 |
·人才质量及其变化趋势 | 第21-22页 |
·人才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 第22-28页 |
·人才聚集力及发展趋势 | 第28-30页 |
·2000 年以来人才聚集力开始增强,发展趋势较好 | 第28-29页 |
·人才流失不容忽视 | 第29-30页 |
·人才环境 | 第30-31页 |
·人才效能 | 第31页 |
·人才资本投入与价值体现 | 第31-33页 |
3 构建人才环境指标体系 | 第33-39页 |
·影响人才利用效度的其他资源配置 | 第33-36页 |
·人才与人文环境 | 第33页 |
·人才与分布 | 第33-34页 |
·人才与法制环境 | 第34页 |
·人才与价值影子 | 第34-35页 |
·人才与时间 | 第35页 |
·人才与再投入 | 第35-36页 |
·陕西地区人才利用效度和人才其他资源配置情况调查 | 第36-39页 |
·人才效能发挥和人才环境调查 | 第36页 |
·调查问卷分析结果 | 第36-39页 |
4 陕西人才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39-59页 |
·人才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 | 第39-43页 |
·人才系统 | 第39-41页 |
·经济系统 | 第41页 |
·人才系统、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的关系 | 第41-43页 |
·人才、经济、环境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43-51页 |
·灰色关联分析原理、方法及计算步骤 | 第43-45页 |
·以每万人口中的人才数测度经济系统各变量与人才系统的关联程度 | 第45-47页 |
·以人均财政收入测度人才系统各变量与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 | 第47-50页 |
·以人才综合指数测度人才环境系统因素对人才系统的关联程度 | 第50-51页 |
·人才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51-59页 |
·问题辨识与变量因果关系分析 | 第51-56页 |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 第56-57页 |
·系统动力学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5 陕西人才资源环境开发体系的构建 | 第59-63页 |
·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政府调控 | 第59-60页 |
·优化体制环境,发挥市场配置功能 | 第60页 |
·优化工作环境,激发人才创造力 | 第60-61页 |
·优化人文环境,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 第61页 |
·优化法制环境,创造良好发展氛围 | 第61-62页 |
·优化生活环境,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 第62-63页 |
6 结论 | 第63-65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63-64页 |
·论文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1 | 第68-70页 |
附录2 | 第70-72页 |
附录3 | 第72-73页 |
附录4 | 第73-74页 |
详细摘要 | 第74-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