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符号清单 | 第11-12页 |
| 插图清单 | 第12-14页 |
| 表格清单 | 第14-1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6-33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8页 |
| ·耐候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7页 |
| ·耐候钢的国内外发展历程 | 第18-21页 |
| ·耐候钢的耐蚀机理 | 第21-26页 |
| ·国产耐候钢的研制与应用概况 | 第26-27页 |
| ·高耐候钢及其焊接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 ·新材料在铁路货车上的应用概况 | 第27-29页 |
| ·高耐候钢用焊接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 第29页 |
| ·铁道货车用高耐蚀型耐候钢—S450EW | 第29-33页 |
| ·高耐蚀型耐候钢 S450EW 技术条件(暂行) | 第30页 |
| ·高耐蚀型耐候钢 MAG 焊丝 TH650EW-Ⅱ 技术条件(暂行) | 第30-31页 |
| ·焊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第31-33页 |
| 第2章 保护气体中 CO_2含量对电弧工艺特性的影响 | 第33-41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不同焊接规范下的工艺性试验初探 | 第33-34页 |
| ·试验材料及工艺 | 第34-35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 ·电弧电压及焊接电流的宏观波形分析 | 第35-36页 |
| ·电弧电压分析 | 第36-38页 |
| ·焊接电流分析 | 第38-39页 |
| ·短路时间 T1分析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3章 保护气体中 CO_2含量对电弧形态及熔滴过渡的影响 | 第41-62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试验设备、材料及方法 | 第41-43页 |
| ·试验设备及参数 | 第41-42页 |
| ·试验材料及工艺 | 第42页 |
|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 ·纯氩气体保护时的电弧形态分析 | 第43-45页 |
| ·不同 CO_2含量下的电弧形态分析 | 第45-51页 |
| ·宏观电弧形态分析 | 第45-46页 |
| ·保护气体中 CO_2含量对弧长的影响规律 | 第46-48页 |
| ·保护气体中 CO_2含量对弧压的影响规律 | 第48-51页 |
| ·不同 CO_2含量下的熔滴过渡分析 | 第51-60页 |
| ·熔滴过渡形式 | 第51-54页 |
| ·熔滴体积的统计分析 | 第54-56页 |
| ·飞溅率及飞溅类型的研究 | 第56-57页 |
| ·保护气体中 CO_2含量对过渡频率的影响规律 | 第57-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4章 焊接工艺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第62-75页 |
| ·引言 | 第62页 |
| ·不同 CO_2含量下的焊道成型分析 | 第62-67页 |
| ·熔深分析 | 第62-63页 |
| ·熔宽分析 | 第63-64页 |
| ·余高分析 | 第64-65页 |
| ·润湿性分析 | 第65-66页 |
| ·不同 CO_2含量下的焊道成型 | 第66-67页 |
| ·保护气体中 CO_2含量对熔敷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7-71页 |
| ·不同 CO_2含量下的焊缝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 | 第71-74页 |
| ·焊接工艺条件 | 第71页 |
| ·不同 CO_2含量下的焊缝冲击韧性试验结果 | 第71页 |
| ·不同 CO_2含量下的焊接接头金相组织结果 | 第71-73页 |
| ·不同 CO_2含量下的焊接接头硬度试验结果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5章 焊缝组织和综合力学性能评价 | 第75-80页 |
| ·引言 | 第75页 |
| ·试验材料及工艺 | 第75-76页 |
| ·冲击试验结果 | 第76页 |
| ·拉伸试验结果 | 第76页 |
| ·弯曲试验结果 | 第76-77页 |
| ·硬度试验结果 | 第77页 |
| ·金相组织分析 | 第77-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结论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