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3页 |
1.1 粘性调速离合器简介 | 第12-15页 |
1.2 粘性调速离合器运行的几个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1.3 粘性调速离合器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1.4 粘性调速离合器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 粘性调速离合器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6 粘性调速离合器研究的特点 | 第22-23页 |
第2章 基本方程 | 第23-35页 |
2.1 摩擦副的雷诺方程 | 第23-31页 |
2.1.1 摩擦副的模型 | 第23-24页 |
2.1.2 摩擦副的雷诺方程 | 第24-25页 |
2.1.3 非牛顿流体的雷诺方程 | 第25-27页 |
2.1.4 表面粗糙度的雷诺方程 | 第27-30页 |
2.1.5 表面粗糙度的膜厚公式 | 第30-31页 |
2.2 摩擦副传递的转矩 | 第31-33页 |
2.2.1 流体传递的转矩 | 第31-32页 |
2.2.2 微凸体接触传递的转矩 | 第32-33页 |
2.3 摩擦副中油膜的平均热能量方程 | 第33-34页 |
2.4 摩擦副的热传导方程 | 第34-35页 |
第3章 数值计算 | 第35-45页 |
3.1 数值计算的基本方法 | 第35-38页 |
3.1.1 有限差分公式 | 第35-36页 |
3.1.2 双重网格计算技术 | 第36-37页 |
3.1.3 交替方向计算技术 | 第37-38页 |
3.1.4 迭代收敛准则 | 第38页 |
3.2 雷诺方程的离散 | 第38-40页 |
3.3 平均能量方程的离散 | 第40-41页 |
3.4 摩擦副传热方程离散 | 第41-42页 |
3.5 摩擦副传递的转矩 | 第42-43页 |
3.6 摩擦副总推力的计算 | 第43页 |
3.7 计算流程 | 第43-45页 |
第4章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5-62页 |
4.1 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的影响 | 第46-50页 |
4.2 几何参数的影响 | 第50-53页 |
4.3 热效应的影响 | 第53-54页 |
4.4 负荷影响 | 第54-56页 |
4.5 铜基材料 | 第56-59页 |
4.6 基本结论 | 第59-62页 |
4.6.1 摩擦副表面几何型貌 | 第60页 |
4.6.2 摩擦副材料 | 第60-61页 |
4.6.3 粘性流体特性 | 第61页 |
4.6.4 外负荷 | 第61-62页 |
第5章 粘性调速离合器模糊控制分析与控制器设计 | 第62-89页 |
5.1 粘性调速离合器的动态分析 | 第62-68页 |
5.1.1 粘性调速离合器的动态模型 | 第62-65页 |
5.1.2 粘性调速离合器的仿真分析 | 第65-68页 |
5.2 粘性调速离合器系统的模糊控制与控制器设计 | 第68-76页 |
5.2.1 模糊控制器的语言变量与其对应的数值变量 | 第69-73页 |
5.2.2 控制规则 | 第73页 |
5.2.3 实际物理量控制表 | 第73-74页 |
5.2.4 MATLAB仿真 | 第74-76页 |
5.3 粘性调速离合器系统模糊控制技术的实现 | 第76-89页 |
5.3.1 模糊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 | 第76-82页 |
5.3.2 模糊控制系统的软件 | 第82-89页 |
第6章 粘性调速离合器模糊控制器试验 | 第89-94页 |
6.1 控制器的速度检测 | 第89-90页 |
6.2 磁传感器反馈的调速控制器 | 第90-91页 |
6.3 编码器反馈的调速控制器 | 第91-94页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94-98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94-96页 |
7.2 展望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符号表 | 第106-108页 |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 第108-109页 |
学位论文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表意见书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