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目录 | 第4-6页 |
| 第一章 LUCC 研究方法及本文的研究目标 | 第6-13页 |
| ·国内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 第6-7页 |
| ·国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 第6-7页 |
| ·我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 第7页 |
| ·目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及主要技术手段 | 第7-8页 |
| ·当前技术体系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具体思路 | 第8-9页 |
| ·本文的研究目标 | 第9-10页 |
| ·当前研究思路中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 ·本文的研究目标 | 第10页 |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本文的内容组织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系统设计与部分功能的实现 | 第13-24页 |
| ·用户需求分析 | 第13-16页 |
| ·遥感图像的处理 | 第13-14页 |
|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的分析 | 第14页 |
|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的建立 | 第14-15页 |
| ·闵行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系统需求分析 | 第15-16页 |
| ·系统设计 | 第16-19页 |
| ·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 | 第16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6-19页 |
| ·系统部分功能的实现 | 第19-24页 |
| ·遥感图像的波段合成(Layer stack) | 第20页 |
| ·面积统计(Statistic) | 第20-21页 |
| ·区域提取(Area distill) | 第21页 |
| ·直方图拉伸 | 第21-22页 |
| ·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不同时期闵行区土地利用/覆盖特征调查 | 第24-32页 |
| ·本章的工作程序 | 第24页 |
|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 第24-25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4-25页 |
| ·数据来源 | 第25页 |
| ·分类体系的确定 | 第25-26页 |
| ·图像预处理 | 第26-27页 |
| ·单波段图像文件的导入和多波段图像文件的生成 | 第26页 |
| ·数据融合 | 第26-27页 |
| ·几何纠正 | 第27页 |
| ·研究区的裁剪 | 第27页 |
| ·遥感图像多步骤监督分类 | 第27-30页 |
| ·分类方法的提出 | 第27-28页 |
| ·训练区的选择 | 第28页 |
| ·图像分类后处理 | 第28-29页 |
| ·分类结果评价 | 第29-30页 |
| ·成图输出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上海市闵行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 第32-44页 |
| ·闵行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 第32-37页 |
| ·闵行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分析 | 第32-35页 |
|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区域差异分析 | 第35-37页 |
| ·闵行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第37-42页 |
| ·土地利用变化的外在驱动力 | 第37-40页 |
| ·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因素 | 第40-42页 |
| ·今后闵行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分析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第44-46页 |
| ·总结 | 第44-45页 |
| ·讨论及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附录:闵行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集成分析系统源代码节录 | 第53-67页 |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67页 |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