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页 |
| 1.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进展 | 第7-8页 |
| 1.2 有机电致发光的物理过程 | 第8-11页 |
| 1.2.1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发光过程 | 第8-9页 |
| 1.2.2 有机电发光器件的发光机理 | 第9页 |
| 1.2.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 | 第9-11页 |
|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 | 第11-14页 |
| 1.4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和寿命的提高 | 第14-20页 |
| 1.4.1 发光效率的提高 | 第14-18页 |
| 1.4.1.1 三线发态光 | 第14-16页 |
| 1.4.1.2 提高单线态发光的效率 | 第16-18页 |
| 1.4.2 器件寿命的提高 | 第18-20页 |
| 1.5 课题提出与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氟取代苯撑乙烯撑齐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1-33页 |
| 2.1 化合物1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第21-23页 |
| 2.2 化合物2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第23-24页 |
| 2.3 化合物3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第24-27页 |
| 2.4 化合物4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第27-28页 |
| 2.5 化合物5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第28-29页 |
| 2.6 化合物6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第29-33页 |
| 第三章 氟取代芪衍生物的发光行为 | 第33-47页 |
| 3.1 t-PFS的聚集行为和发光 | 第33-36页 |
| 3.2 固体薄膜中trans-PFS分子的取向 | 第36-38页 |
| 3.3 trans-PFSB的聚集行为和发光特性 | 第38-46页 |
| 3.4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三支化trans-PFSB的薄膜形貌及其疏水性质 | 第47-52页 |
| 4.1 trans-PFSB的薄膜生长过程的AFM观测 | 第47-51页 |
| 4.2 结论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发蓝光的外围氟取代的交叉结构的三聚苯撑乙烯撑 | 第52-57页 |
| 5.1 trans-BSB的聚集行为和发光 | 第52-54页 |
| 5.2 trans-BPFSB的聚集行为和发光 | 第54-55页 |
| 5.3 TPFSBP的聚集行为和发光 | 第55-56页 |
| 5.4 小结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7页 |
| 附录 | 第67-6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