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自然地理学论文--一般理论与方法论文--景观学、区域论论文

于田县平原绿洲及其绿洲-荒漠交错带景观局变化分析

第一章 景观生态学第1-14页
   ·景观生态学的组成基础和概念第7-8页
   ·景观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第8-10页
   ·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第10-12页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第12-13页
   ·景观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第13-14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第14-20页
   ·研究区概况第14-16页
   ·本文所采用景观分类体系第16-18页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第18页
   ·资料准备和数据来源第18-19页
   ·技术路线图第19-20页
第三章 景观信息的提取和前期准备工作第20-27页
   ·遥感图象的处理第20-22页
   ·遥感影像的分类第22-25页
   ·景观分布图的形成和景观指数的计算第25-27页
第四章 于田绿洲及其荒漠交错带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第27-46页
   ·景观格局的指标和计算方法第27-29页
     ·斑块几何特征指数第27-28页
     ·景观异质性指数第28-29页
     ·动态度第29页
   ·于田县绿洲及其荒漠交错带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第29-39页
     ·绿洲景观变化分析第30-31页
     ·高覆盖草地景观变化分析第31-33页
     ·中覆盖草地景观变化分析第33-34页
     ·低覆盖度草地景观变化分析第34-35页
     ·其他结论第35-37页
     ·绿洲及其荒漠交错带整体景观多样性和均匀性的变化分析第37-39页
   ·景观面积转移矩阵第39-44页
     ·景观面积转移矩阵第39-41页
     ·景观扰动指数第41-43页
     ·景观转化方向第43-44页
   ·绿洲-荒漠交错带圈层结构的缺失及绿洲防护方式的改变第44-46页
第五章 于田县绿洲及其荒漠交错带景观变化原因分析第46-49页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第49-52页
   ·结语第49-50页
   ·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3-59页
附 录第59-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及其优化研究
下一篇:表面多孔化材料的光—热转换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