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保护学论文--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虫害及其防治论文--鞘翅目害虫论文

若干种天牛幼虫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的适应关系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前言第10-21页
   ·天牛幼虫的形态特征第10-12页
     ·上颚第10-11页
     ·前胸背板第11页
     ·步泡突第11页
     ·气门第11-12页
   ·天牛幼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第12-19页
     ·天牛生活史的研究第12页
     ·天牛生活习性的研究第12-15页
     ·天牛与寄主植物的关系第15-18页
     ·天牛形态与功能的关系第18-19页
   ·研究的意义第19-20页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20-21页
2 天牛危害特性分类第21-22页
3 天牛幼虫外部形态结构与危害特性第22-34页
   ·材料与方法第22页
     ·试验标本第22页
     ·仪器设备及主要试剂第22页
   ·试验方法第22-24页
     ·用ImageJ测量幼虫长度、面积参量和计算第22页
     ·上颚的观察第22-23页
     ·前胸背板和步泡突的观察第23页
     ·气门的观察第23-24页
   ·结果及分析第24-34页
     ·上颚形态特征观察第24-27页
       ·天牛幼虫的上颚类型第24-25页
       ·上颚发达程度与危害树种类型的关系第25-26页
       ·上颚发达程度与危害部位的关系第26-27页
     ·前胸背板形态特征第27-29页
     ·步泡突形态特征第29-31页
     ·气门形态特征第31-34页
4 天牛幼虫内部形态结构与危害特性第34-40页
   ·材料与方法第34页
     ·试验标本第34页
     ·仪器设备及主要试剂第34页
   ·试验方法第34-35页
     ·消化道的观察第34页
     ·呼吸系统的观察第34-35页
     ·呼吸速率的测定第35页
   ·结果及分析第35-40页
     ·消化道形态特征及与危害树种类型的关系第35-37页
       ·消化道形态特征第35-36页
       ·消化道长短与危害树种类型的关系第36-37页
     ·呼吸系统的比较第37-38页
     ·呼吸速率的比较第38-40页
5 总结第40-42页
   ·主要结论第41页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附录第46-60页
个人简介第60-61页
导师简介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美国白蛾种群AFLP分析及微卫星标记筛选
下一篇:五角枫组织脱分化与器官再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