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20页 |
| ·CAD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6-7页 |
| ·第一次CAD技术革命--“贵族化”的曲面造型系统 | 第6页 |
| ·第二次CAD技术革命--生不逢时的实体造型技术 | 第6-7页 |
| ·第三次CAD技术革命--一鸣惊人的参数化技术 | 第7页 |
| ·第四次CAD技术革命--更上层楼的变量化技术 | 第7页 |
| ·九十年代主流CAD造型技术 | 第7-9页 |
| ·参数化造型技术的主要特点 | 第8页 |
| ·变量化造型技术的主要特点 | 第8页 |
| ·两种造型技术之共同点 | 第8页 |
| ·两种造型技术之基本区别--约束的处理 | 第8-9页 |
| ·其它技术差异-特征的管理 | 第9页 |
| ·小结 | 第9页 |
|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 | 第9-13页 |
| ·CAD系统的组成 | 第10-11页 |
| ·CAD系统的类型 | 第11页 |
| ·模具CAD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 ·几种CAD软件系统的性能评价 | 第12-13页 |
| ·图形CAD软件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开发热点 | 第13-18页 |
| ·图形CAD软件的研究开发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外图形CAD软件研究概述 | 第14-17页 |
| ·图形CAD软件的研究开发热点 | 第17-18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中小型注塑模架库的需求分析及系统选型 | 第20-26页 |
| ·需求分析 | 第20-21页 |
| ·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 第20页 |
| ·我国塑料模具的标准化现状 | 第20页 |
| ·本课题的意义 | 第20-21页 |
| ·概要设计 | 第21-22页 |
| ·标准库的建库方案 | 第21页 |
| ·调用界面与Pro/E接口的实现 | 第21-22页 |
| ·中小型注塑模架标准库系统的软硬件选型 | 第22-26页 |
| ·软件选型 | 第22-24页 |
| ·硬件选型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Pro/Toolkit的应用 | 第26-36页 |
| ·Pro/Toolkit简介 | 第26-27页 |
| ·开发Pro/Toolkit应用程序 | 第27-30页 |
| ·Pro/Toolkit应用程序的开启与关闭 | 第30页 |
| ·注塑模架标准库系统的界面设计与实现 | 第30-36页 |
| ·菜单资源文件 | 第30-31页 |
| ·对已有菜单的修改和扩充 | 第31页 |
| ·创建新菜单 | 第31页 |
| ·将菜单资源文件调入内存 | 第31-32页 |
| ·指定各菜单项所对应的事件处理函数 | 第32页 |
| ·菜单的显示与激活 | 第32-33页 |
| ·“模架库”菜单的实现 | 第33-36页 |
| 第四章 中小型注射模标准模架库系统的详细设计及核心实现代码 | 第36-59页 |
| ·基于Pro/E平台的注塑模架标准库的建立 | 第36-39页 |
| ·塑料注射模中小型模架简介: | 第36-37页 |
| ·“Family Tables”的应用 | 第37页 |
| ·组成模架的各标准零件的建库 | 第37-38页 |
| ·注塑模架库的建立 | 第38页 |
| ·注塑模架库的命名与组织规则 | 第38-39页 |
| ·注塑模架标准库用户界面的详细设计 | 第39-56页 |
| ·动态连接库的基本理论 | 第39-41页 |
| ·对话框的设计 | 第41-56页 |
| ·动态连接库duihuakuang2.dll的生成 | 第41-53页 |
| ·Pro/Toolkit应用程序的生成 | 第53-56页 |
| ·dll.dll与duihuakuang2.dll的调用关系 | 第56页 |
| ·运行结果 | 第56-59页 |
| ·编写注册文件protk.dat | 第56-57页 |
| ·程序运行显示 | 第57-59页 |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第59-60页 |
| ·总结 | 第59页 |
| ·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附录 塑料注射模中小型模架标准的尺寸组合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