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imeDB的TDBMS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目录 | 第5-9页 |
CONTENTS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开创期 | 第15-16页 |
·发展期 | 第16-17页 |
·思索期与应用期 | 第17-18页 |
·TDBMS实现方案 | 第18-20页 |
·使用DATE数据类型支持时态操作 | 第18-19页 |
·实现时间抽象类型 | 第19页 |
·分层扩展非时态DBMS | 第19-20页 |
·完全建立TDBMS | 第20页 |
·主要工作及论文组织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时态数据库技术 | 第21-30页 |
·时间模型 | 第21-23页 |
·时间表示 | 第21-22页 |
·时间模型 | 第22-23页 |
·时戳添加方法 | 第23-24页 |
·时态关系 | 第24页 |
·三种时间 | 第24-25页 |
·时态数据库分类 | 第25-26页 |
·时态数据模型 | 第26-29页 |
·TempSQL | 第26页 |
·TRM&TSQL | 第26-27页 |
·HSQL | 第27-28页 |
·TQuel | 第28页 |
·TSQL2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ATSQL2设计思想及其应用 | 第30-51页 |
·发展背景 | 第30页 |
·设计思想 | 第30-34页 |
·向上兼容查询 | 第31-32页 |
·时态向上兼容查询 | 第32-33页 |
·顺序查询 | 第33-34页 |
·非顺序查询 | 第34页 |
·单时态操作 | 第34-39页 |
·并 | 第35-36页 |
·差 | 第36-37页 |
·交 | 第37-38页 |
·叉乘 | 第38-39页 |
·双时态操作 | 第39-44页 |
·并 | 第40-41页 |
·差 | 第41-42页 |
·交 | 第42-43页 |
·叉乘 | 第43-44页 |
·子查询 | 第44-45页 |
·合并 | 第45-48页 |
·单时态合并 | 第45-46页 |
·双时态合并 | 第46-48页 |
·时态约束检查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TIMEDB实现原理分析 | 第51-72页 |
·TimeDB简介 | 第51-55页 |
·设计思想 | 第51页 |
·图形界面 | 第51-55页 |
·主图形窗口 | 第51-52页 |
·菜单栏 | 第52-55页 |
·基本原理与体系结构 | 第55-58页 |
·TDDL实现过程 | 第58-60页 |
·TDML实现过程 | 第60-62页 |
·TDQL实现过程 | 第62-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应用实例:车队的时态数据管理 | 第72-81页 |
·TimeDB的API | 第72-75页 |
·TDBCI类接口 | 第72-74页 |
·ResultSet类接口 | 第74页 |
·ResultRow类接口 | 第74-75页 |
·数据的时态性分析 | 第75-76页 |
·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76-79页 |
·开发环境 | 第76页 |
·数据表结构 | 第76-77页 |
·实现代码举例 | 第77-79页 |
·TimeDB的不足 | 第79-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结束语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