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件式GIS的变量灌溉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 1 引言 | 第1-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课题来源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2 地理信息系统及组件式GIS | 第11-20页 |
|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 第11-16页 |
| ·地理信息系统 | 第11-12页 |
|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的特点 | 第12-13页 |
|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应用 | 第13-14页 |
| ·当前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研究的热点 | 第14-15页 |
| ·地理信息系统在精准农业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 ·组件式GIS研究 | 第16-17页 |
| ·组件技术基础 | 第16页 |
| ·组件式GIS | 第16-17页 |
| ·ComGIS的特点 | 第17页 |
| ·MapObjects介绍 | 第17-19页 |
| ·MapObjects的功能 | 第18页 |
| ·MapObjects的对象分类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3 变量灌溉系统研究 | 第20-26页 |
| ·试验基地 | 第20页 |
| ·硬件设备 | 第20-21页 |
| ·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21-22页 |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2-24页 |
| ·系统功能要求 | 第22-23页 |
| ·系统的数据分析 | 第23-24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4-25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4 平移喷灌机变量灌溉处方图生成 | 第26-36页 |
| ·平移喷灌机 | 第26页 |
| ·处方图生成 | 第26-35页 |
| ·基础数据的获取 | 第26-27页 |
| ·采样点的空间内插 | 第27-28页 |
| ·不规则地块的插值 | 第28-31页 |
| ·土壤水分预报模型 | 第31-33页 |
| ·农田潜在蒸散模型: | 第31-32页 |
| ·农田实际蒸散模型 | 第32-33页 |
| ·农田土壤水分平衡模型 | 第33页 |
| ·灌溉量模型 | 第33页 |
| ·冬小麦耗水-产量模型 | 第33页 |
| ·优化决策模型 | 第33-34页 |
| ·平移式喷灌处方图生成流程 | 第34-35页 |
| ·平移喷灌机变量灌溉实现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5 固定式喷灌变量灌溉研究 | 第36-41页 |
| ·喷灌系统的组成 | 第36-37页 |
| ·硬件设备选取 | 第37页 |
| ·电磁阀及喷头布置 | 第37-38页 |
| ·灌区内喷头的布置 | 第38页 |
| ·固定式喷灌工作流程 | 第38-39页 |
| ·固定式喷灌处方图生成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6 系统实现 | 第41-48页 |
| ·系统的主界面 | 第41页 |
| ·数据输入子模块 | 第41-43页 |
| ·坐标转换 | 第43-44页 |
| ·图层管理 | 第44页 |
| ·地图操作 | 第44页 |
| ·空间分析 | 第44-45页 |
| ·点位查询 | 第44-45页 |
| ·条件查询 | 第45页 |
| ·系统聚类分析 | 第45-46页 |
| ·模型扩充模块 | 第46-47页 |
| ·小汤山示范基地生成平移式喷灌处方图应用 | 第47-48页 |
| 7 结论与建议 | 第48-50页 |
| ·结论 | 第48页 |
| ·建议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 附录A | 第55-56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 作者简历 | 第57-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