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第一章 商业性补充医疗保险的内涵及主要险种 | 第10-18页 |
第一节 补充医疗保险的内涵 | 第10-13页 |
一、补充医疗保险的内涵 | 第10-11页 |
二、我国补充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 | 第11页 |
三、补充医疗保险与其他几项医疗保障制度的关系界定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商业性补充医疗保险的内涵 | 第13-15页 |
一、何为商业性补充医疗保险 | 第13-14页 |
二、商业性补充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逻辑关系 | 第14-15页 |
第三节 主要商业医疗保险险种及其特点 | 第15-18页 |
一、重大疾病保险 | 第15-16页 |
二、按病种定额疾病保险 | 第16页 |
三、附加住院医疗保险 | 第16-17页 |
四、妇女(安康)健康保险 | 第17页 |
五、学生平安保险附加住院医疗保险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商业性补充医疗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 第18-24页 |
第一节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回顾 | 第18-20页 |
一、我国传统的职工医疗保障制度 | 第18-19页 |
二、我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积淀的问题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历程 | 第20-24页 |
一、对传统职工医疗制度的改革 | 第20-21页 |
二、商业性补充医疗保险符合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要求 | 第21-22页 |
三、商业性补充医疗保险在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的作用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性补充医疗保险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第24-32页 |
第一节 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32页 |
一、相应的法规和政策不健全 | 第25页 |
二、现行医药卫生体制不配套 | 第25-27页 |
三、政府在补充医疗保险发展过程中角色模糊,行政干预太多 | 第27页 |
四、商业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偏窄 | 第27-28页 |
五、商业医疗保险存在“意愿风险选择”的问题 | 第28页 |
六、医疗费用大幅度上涨 | 第28-29页 |
七、“道德损害”问题 | 第29-30页 |
八、人们保险意识淡薄 | 第30页 |
九、经济发展与职工收入水平的影响 | 第30-31页 |
十、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不成熟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的借鉴 | 第32-40页 |
第一节 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启示 | 第32-34页 |
一、德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情况 | 第32页 |
二、德国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医疗保险的启示 | 第32-34页 |
第二节 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启示 | 第34-40页 |
一、日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34-37页 |
二、日本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7-40页 |
第五章 发展我国商业性补充医疗保险的建议 | 第40-51页 |
第一节 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趋势 | 第40-42页 |
一、商业医疗保险的重要性日益显露 | 第40页 |
二、商业医疗保险前景广阔 | 第40-41页 |
三、竞争将日趋激烈,保障范围更广泛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加快发展商业医疗保险的建议 | 第42-51页 |
一、进行商业医疗保险产品的开发与创新 | 第42-45页 |
二、提高被保险人健康信息的可靠性 | 第45-46页 |
三、加大商业医疗保险的宣传力度 | 第46-48页 |
四、明确国家在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中的角色 | 第48-49页 |
五、加强培训,有计划地培养商业医疗保险人才 | 第49页 |
六、政府应实行倾斜的扶持政策和完善的监管策略 | 第49页 |
七、完善补充医疗保险法律、制度,加强金融保险市场的宏观管理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