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

论21世纪中国高等医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第一章 高等医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第1-12页
   ·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目的第8页
   ·高等教育目的与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第8-9页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与高等医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第9-12页
第二章 研究21世纪我国高等医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必要性第12-19页
   ·内在要求:医学自身的发展及医学目的内涵的深化第12-13页
   ·外在动力:人类的健康问题与需求第13-17页
     ·新挑战: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以及老龄社会的到来第13-15页
     ·直接动因:医学模式与健康观的转变第15-17页
     ·新要求:全球一体化趋势下突发性、全球性流行性疾病第17页
   ·国际性和时代性背景:WTO及WHO对医学生素质的要求第17-19页
第三章 高等医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现状及问题第19-28页
   ·各发达国家医生培养目标情况第19-21页
     ·美国医生培养目标情况第19-20页
     ·英国医生培养目标情况第20页
     ·德国医生培养目标情况第20-21页
   ·中国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的情况第21页
   ·我国医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1-28页
     ·过于笼统和单一第21-22页
     ·不能满足当地、农村的需要第22-23页
     ·在知识、能力、职业态度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第23-28页
第四章 中国高等医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8-34页
   ·历史和现实原因第28页
     ·历史:集权式的办学体制及培养目标单一第28页
     ·现实:缺乏外力监督又缺少改革的动力第28页
   ·医学生“下不去”的原因第28-29页
   ·在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方面欠缺的原因第29-34页
     ·办学理念不清第29-30页
     ·教学方法落后单一第30页
     ·课程体系不合理第30-31页
     ·师资知识结构有欠缺第31-32页
     ·高等医学教育体系格局单一,专业面窄第32页
     ·医学教育中的技术主义倾向第32-33页
     ·考试、评价方法内容单一第33-34页
第五章 落实21世纪我国高等医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措施与对策第34-48页
   ·准确定位高等医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第34-35页
     ·转变思想观念,根据师资、学科条件定位培养目标第34-35页
     ·以评估和国际标准的引入为契机,提高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第35页
   ·为基层培养适用的医学本科人才第35-38页
     ·对医学本科教育进行适当分层,大力培养全科医生第35-37页
     ·重视培养医学生的服务精神和职业道德第37-38页
   ·在教育过程中贯彻落实我国高等医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第38-48页
     ·教育理念的改革是先导第38-40页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第40-42页
     ·课程体系改革第42-43页
     ·建立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第43-44页
     ·努力完善医学教育体系第44-45页
     ·向医学教育注入人文精神,克服技术主义倾向第45-46页
     ·考试评价方法体系的改革第46-48页
结束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附录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目录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抱茎苦荬菜及其制剂苦碟子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下一篇:扬雄辞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