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综述 | 第1-16页 |
·项目背景 | 第7页 |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 第7-12页 |
·地理信息系统概念 | 第7-8页 |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范围 | 第8-9页 |
·地理信息系统的最新发展 | 第9-12页 |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项目研究的目标 | 第13页 |
·项目研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前景 | 第13-15页 |
·本人所做工作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需求分析 | 第16-21页 |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 第16-18页 |
·系统硬件组成 | 第16-17页 |
·系统软件组成 | 第17页 |
·系统数据组成 | 第17页 |
·系统人员组成 | 第17-18页 |
·系统的方法 | 第18页 |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 第18-20页 |
·数据输入 | 第18页 |
·数据编辑与处理 | 第18页 |
·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 第18-19页 |
·空间查询与分析 | 第19页 |
·可视化表达与输出 | 第19-20页 |
·项目运行环境 | 第20页 |
·地理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决策作用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热力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 第21-40页 |
·热力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 第21-23页 |
·热力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平台设计 | 第21页 |
·热力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分析 | 第21-22页 |
·热力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功能 | 第22-23页 |
·热力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3-26页 |
·热力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 第23-24页 |
·热力管网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模块划分 | 第24-25页 |
·热力管网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使用流程 | 第25-26页 |
·热力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 | 第26-28页 |
·热力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第28-34页 |
·系统数据组织的对象集 | 第28-30页 |
·系统数据组织的图层 | 第30页 |
·系统数据组织的数据库 | 第30-33页 |
·系统数据组织的地图或地图窗口 | 第33页 |
·系统数据组织的工作空间 | 第33页 |
·简单对象集对应的表结构 | 第33-34页 |
·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热力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 第34-36页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 第35页 |
·面向对象的方法在实际开发中的效果 | 第35-36页 |
·详细功能描述 | 第36-39页 |
·系统主界面 | 第36-37页 |
·系统属性界面 | 第37-38页 |
·其他功能概述 | 第38-39页 |
·实际运行效果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主要技术的实现 | 第40-50页 |
·空间数据库与SQL Server属性数据库连接技术 | 第40-43页 |
·用SQL Server储存任意格式的二进制流入库技术 | 第43-44页 |
·独树一帜的查询系统 | 第44-45页 |
·其他技术 | 第45-50页 |
·利用Internet的WebGIS | 第45-48页 |
·地理信息系统与集中信息技术的结合 | 第48-5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4页 |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前景 | 第50-52页 |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发展模式 | 第52-53页 |
·地理信息系统的局限性 | 第53页 |
·项目完成的实际意义、可推广性和应用前景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