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10页 |
引言 | 第10-18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四、 本论文的逻辑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五、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页 |
六、 本论文的不足 | 第16-18页 |
上编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18-66页 |
第一章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概述 | 第19-36页 |
第一节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相关概念与特征 | 第19-26页 |
一、 政府采购的概念 | 第19-22页 |
二、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概念 | 第22-23页 |
三、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特征 | 第23-26页 |
第二节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26-28页 |
一、 公开透明原则 | 第26页 |
二、 公平竞争原则 | 第26-27页 |
三、 公正原则 | 第27页 |
四、 诚实信用原则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政府采购与私人(商业性)采购的区别 | 第28-31页 |
一、 采购的目的与方法不同 | 第28-29页 |
二、 采购的市场不同 | 第29页 |
三、 采购的合同不同 | 第29-30页 |
四、 招投标的条件不同 | 第30-31页 |
第四节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运行基础 | 第31-32页 |
一、 以市场为基础,维系政府采购制度的运行 | 第31页 |
二、 以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规范政府采购制度的运行 | 第31-32页 |
三、 以法律为基础,保障政府采购制度的良性运行 | 第32页 |
第五节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体系结构 | 第32-36页 |
第二章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36-44页 |
第一节 国外政府采购的形成与发展 | 第36-40页 |
一、 政府采购制度的形成时期 | 第36-37页 |
二、 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时期 | 第37-38页 |
三、 政府采购的国际化时期 | 第38-40页 |
第二节 我国政府采购的产生与发展 | 第40-44页 |
一、 我国古代政府采购的发展历程 | 第40-41页 |
二、 我国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41-44页 |
第三章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理论渊源的经济学分析 | 第44-56页 |
第一节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第44-46页 |
一、 制度选择集合的改变 | 第44-45页 |
二、 制度服务的需求改变 | 第45-46页 |
三、 其它制度安排的改变 | 第46页 |
第二节 现代政府采购各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 | 第46-51页 |
一、 传统政府采购制度中当事人的“合谋型”博弈分析 | 第47-48页 |
二、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中当事人的“囚徒困境型”博弈分析 | 第48-49页 |
三、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中采购业务运作的监管博弈分析 | 第49-51页 |
第三节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理论渊源分析 | 第51-56页 |
一、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是公共财政支出管理追求效率的结果 | 第51-52页 |
二、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是市场经济运作的必然产物 | 第52页 |
三、 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是其主要理论来源之一 | 第52-53页 |
四、 布坎南的寻租理论是其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 第53-56页 |
第四章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主要经济效益分析 | 第56-66页 |
第一节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微观经济效益分析 | 第56-61页 |
一、 降低采购成本,节约财政资金,规范财政支出管理 | 第56-59页 |
二、 促进竞争、有效的市场建立,提高企业与国家的竞争力 | 第59-60页 |
三、 推动政府廉政建设 | 第60-61页 |
四、 提高科学技术创新水平 | 第61页 |
第二节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宏观调控效应分析 | 第61-66页 |
一、 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 第63-64页 |
二、 通过统一的政府采购,发挥稳定物价的调控作用 | 第64-66页 |
下编 我国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创新 | 第66-141页 |
第五章 政府电子化采购的建设 | 第67-83页 |
第一节 实行政府电子化采购的主要意义 | 第67-71页 |
一、 显著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 第67-69页 |
二、 优化采购管理 | 第69页 |
三、 保证采购质量 | 第69页 |
四、 提高政府决策水平 | 第69-70页 |
五、 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促进政府廉政建设 | 第70页 |
六、 促进企业电子商务深层次发展 | 第70-71页 |
第二节 完善政府电子化采购的基础建设 | 第71-77页 |
一、 建立健全政府电子化采购的流程 | 第72-74页 |
二、 完善政府电子化采购系统 | 第74-77页 |
第三节 加强政府电子化采购的管理 | 第77-83页 |
一、 加强供应商网员管理 | 第77-79页 |
二、 加强定标管理 | 第79-80页 |
三、 加强监督管理 | 第80-81页 |
四、 对意外情况的处理 | 第81-83页 |
第六章 绩效管理在现代政府采购制度中的构建 | 第83-104页 |
第一节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中绩效管理的内容分析 | 第83-90页 |
一、 绩效管理的内涵分析 | 第83-85页 |
二、 政府采购制度中绩效管理的基本目标 | 第85-86页 |
三、 政府采购制度中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86-90页 |
第二节 绩效管理在现代政府采购制度中构建的必然性 | 第90-94页 |
一、 绩效管理在现代政府采购制度中构建的客观性 | 第90-91页 |
二、 绩效管理在现代政府采购制度中构建的可行性 | 第91-93页 |
三、 绩效管理在现代政府采购制度中构建的现实意义 | 第93-94页 |
第三节 绩效管理在现代政府采购制度中构建的现实路径 | 第94-104页 |
一、 制定政府采购绩效计划 | 第94-97页 |
二、 建立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第97-100页 |
三、 加强政府采购绩效沟通 | 第100页 |
四、 完善政府采购绩效考核 | 第100-102页 |
五、 设立政府采购奖励绩效 | 第102-103页 |
六、 健全政府采购绩效责任制 | 第103-104页 |
第七章 WTO的《政府采购协议》与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建设 | 第104-117页 |
第一节 《政府采购协议》的宗旨、原则与特点 | 第104-107页 |
第二节 我国现有政府采购制度不适应《政府采购协议》的因素 | 第107-109页 |
一、 思想认识不适应 | 第107页 |
二、 转型时期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 | 第107-108页 |
三、 国内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 | 第108页 |
四、 采购法制体系不健全 | 第108-109页 |
第三节 《政府采购协议》对建立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启示 | 第109-113页 |
一、 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应贯彻非歧视和透明度原则 | 第110-111页 |
二、 政府采购制度应与国际惯例接轨,以满足将来开放的需要 | 第111-112页 |
三、 利用政府采购保护促进幼稚产业发展 | 第112-113页 |
第四节 结合《政府采购协议》健全我国政府采购制度 | 第113-117页 |
第八章 完善我国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路径选择 | 第117-139页 |
第一节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国际比较 | 第117-123页 |
一、 美国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 | 第117-119页 |
二、 英国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 | 第119-120页 |
三、 德国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 | 第120-121页 |
四、 日本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 | 第121页 |
五、 韩国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 | 第121-122页 |
六、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 | 第122-123页 |
第二节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 第123-127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主要策略 | 第127-139页 |
一、 完善政府采购法制体系 | 第127-128页 |
二、 以人为本,全面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素质 | 第128-129页 |
三、 加强采购预算编制,强化采购资金管理 | 第129-131页 |
四、 建立供应商档案制度,严格选择供应商 | 第131-132页 |
五、 严把采购项目质量关,组织好检验和验收工作 | 第132-133页 |
六、 建立完善的招投标机制,提高政府采购效益 | 第133页 |
七、 建立科学、规范、简化的政府采购程序 | 第133-134页 |
八、 利用政府采购保护我国民族工业 | 第134页 |
九、 健全政府采购中介组织 | 第134-135页 |
十、 完善政府采购的监督机制,减少采购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 第135-139页 |
第九章 研究展望 | 第139-141页 |
附录: 参考文献总目录 | 第141-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声明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