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今文献的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选穴规律及刺灸法研究
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古代文献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9-12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9页 |
1.2 古代文献纳入标准 | 第9页 |
1.3 古代文献排除标准 | 第9页 |
1.4 文献规范原则 | 第9页 |
1.5 数据规范化 | 第9页 |
1.6 文献整理结果与分析 | 第9-12页 |
2 现代文献研究概述 | 第12-17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2.2 现代文献纳入标准 | 第12页 |
2.3 现代文献排除标准 | 第12-13页 |
2.4 现代文献整理结果与分析 | 第13-17页 |
3 古今文献对比分析 | 第17-20页 |
3.1 古今常用穴对比 | 第17-18页 |
3.2 腧穴归经对比 | 第18-19页 |
3.3 分布部位对比 | 第19页 |
3.4 特定穴对比 | 第19页 |
3.5 疗法对比 | 第19-20页 |
讨论 | 第20-29页 |
1 祖国医学认识 | 第20-23页 |
1.1 病名历史沿革 | 第20页 |
1.2 病因病机认识 | 第20-22页 |
1.3 治疗 | 第22页 |
1.4 对痞满针灸治疗文献较少的思考 | 第22-23页 |
2 现代医学研究 | 第23-24页 |
3 研究结果分析 | 第24-28页 |
3.1 常用穴分析 | 第24-25页 |
3.2 腧穴归经分析 | 第25-26页 |
3.3 腧穴部位分布对比分析 | 第26-27页 |
3.4 特定穴应用分析 | 第27页 |
3.5 疗法对比分析 | 第27-28页 |
4 不足之处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综述 | 第32-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附录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发表论文 | 第40-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