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 | 第1-8页 |
| 1 公共权力腐败及其背景的一般性分析 | 第8-16页 |
| ·关于腐败的定义 | 第8-10页 |
| ·腐败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10-12页 |
| ·腐败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及其评价 | 第12-14页 |
| ·我国转型期腐败程度和发展演变趋势 | 第14-16页 |
| 2 人类个体行为分析 | 第16-21页 |
| ·关于行为人的假设 | 第16-17页 |
| ·人类行为模式的构造 | 第17-21页 |
| 3 公共权力腐败行为的形成机制 | 第21-28页 |
| ·公共权力的内涵与外延 | 第21-22页 |
| ·公共权力腐败行为的静态分析 | 第22-24页 |
| ·公共权力腐败行为的动态分析 | 第24-28页 |
| 4 我国转型期公共权力腐败行为的多维分析 | 第28-46页 |
| ·正式制度缺陷与腐败行为 | 第28-36页 |
| ·大量制度租金的存在,诱使腐败行为的产生 | 第28-29页 |
| ·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使得腐败行为有机可乘 | 第29-32页 |
| ·激励机制的缺陷,使得腐败行为有利可图 | 第32-35页 |
| ·对腐败惩罚力度的疲软,降低了腐败行为的风险成本 | 第35-36页 |
| ·非正式制度与腐败行为 | 第36-43页 |
| ·意识形态的约束减弱与腐败行为 | 第36-38页 |
| ·道德代价的下降与腐败行为 | 第38页 |
| ·传统政治文化与腐败行为 | 第38-43页 |
| ·个体的心理因素与腐败行为 | 第43-46页 |
| 5 公共权力腐败的治理 | 第46-50页 |
| ·正式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第46-48页 |
| ·对中国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 | 第48-50页 |
| 6 结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