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社会保障法--背景分析与模式选择
前言 | 第1-7页 |
第一章 经济转轨中的社会保障法 | 第7-17页 |
一、 从计划到市场:“过渡的代价” | 第7-10页 |
二、 企业社会保障职能:问题的深入 | 第10-17页 |
(一) 国企改革中养老金的历史债务问题 | 第11-14页 |
(二) 乡镇企业的社会保障问题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建立社会保障法的政治环境 | 第17-30页 |
一、 褒贬交织:对不同政治主张的社会保障观之梳理 | 第17-25页 |
(一) 几种社会政治学说 | 第17-18页 |
(二) 几种社会保障理论 | 第18-25页 |
二、 宪政视野中的社会保障:适度的推崇 | 第25-30页 |
第三章 作为制度的社会保障与作为权利的社会保障 | 第30-38页 |
一、 作为制度的社会保障 | 第30-34页 |
(一) 失业问题 | 第31-32页 |
(二) 贫困问题 | 第32-33页 |
(三) 贫富不均问题 | 第33-34页 |
二、 作为权利的社会保障 | 第34-38页 |
第四章 社会保障法模式建构的原则分析 | 第38-53页 |
一、 作为法律概念的社会保障:广义还是狭义? | 第38-42页 |
(一) 社会保障的概念问题 | 第38-39页 |
(二) 社会保障法的概念问题 | 第39-42页 |
二、 法律体系中的社会保障法:模式、效应及其选择 | 第42-53页 |
(一) 社会保障法的模式 | 第42-45页 |
(二) 中国现有社会保障法的特点与弊端 | 第45-47页 |
(三) 已有的改革措施 | 第47-48页 |
(四) 中国社会保障法的模式选择与立法建议 | 第48-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