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蓝牙技术综述 | 第9-12页 |
1.1.1 蓝牙技术的起源 | 第9-10页 |
1.1.2 蓝牙技术特点简介 | 第10-11页 |
1.1.3 蓝牙技术应用举例 | 第11-12页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2 课题的来源 | 第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蓝牙规范概述 | 第14-25页 |
2.1 协议栈的组成部分 | 第14-16页 |
2.2 传输协议组 | 第16-19页 |
2.2.1 L2CAP层 | 第17页 |
2.2.2 链路管理器层 | 第17页 |
2.2.3 基带和无线层 | 第17-19页 |
2.2.4 HCI层 | 第19页 |
2.3 中间件协议组 | 第19-23页 |
2.3.1 RFCOMM层 | 第20-21页 |
2.3.2 SDP层 | 第21页 |
2.3.3 IrDA互操作协议 | 第21页 |
2.3.4 入网层 | 第21-22页 |
2.3.5 TCS层和音频 | 第22-23页 |
2.4 应用组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蓝牙传输组协议分析 | 第25-46页 |
3.1 蓝牙无线层 | 第25-30页 |
3.1.1 频段和信道安排 | 第25-26页 |
3.1.2 发射器特性 | 第26-28页 |
3.1.3 接收器特性 | 第28-29页 |
3.1.4 蓝牙跳频 | 第29-30页 |
3.2 蓝牙基带层 | 第30-34页 |
3.2.1 物理链路 | 第30页 |
3.2.2 逻辑信道 | 第30-31页 |
3.2.3 蓝牙编址 | 第31页 |
3.2.4 蓝牙数据包 | 第31-32页 |
3.2.5 纠错 | 第32页 |
3.2.6 蓝牙网络 | 第32-34页 |
3.3 蓝牙链路控制器 | 第34-37页 |
3.4 蓝牙安全问题 | 第37-39页 |
3.4.1 安全模式 | 第37-38页 |
3.4.2 链路级安全 | 第38-39页 |
3.5 蓝牙链路管理器 | 第39-40页 |
3.6 主机控制器接口 | 第40-45页 |
3.6.1 HCI接口类型 | 第40-41页 |
3.6.2 HCI流控制 | 第41-42页 |
3.6.3 HCI接口命令 | 第42-4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蓝牙点对点通信系统设计 | 第46-60页 |
4.1 设计思想 | 第46页 |
4.2 蓝牙ROK101 008模块和开发工具包 | 第46-50页 |
4.2.1 蓝牙模块说明 | 第46页 |
4.2.2 蓝牙模块技术指标简介 | 第46-47页 |
4.2.3 爱立信ROK101008模块简介 | 第47-48页 |
4.2.4 蓝牙开发工具包 | 第48-50页 |
4.3 点对点无线通信系统的组建 | 第50-51页 |
4.4 软件设计 | 第51-60页 |
4.4.1 蓝牙PC参考栈 | 第51-52页 |
4.4.2 蓝牙点对点通信的应用剖面设计 | 第52-53页 |
4.4.3 蓝牙API概述 | 第53-54页 |
4.4.4 基于HCI的RS-232点对点连接 | 第54-58页 |
4.4.5 蓝牙点对点通信软件模块设计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