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用电缆桥架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中国核电工业的历史与现状 | 第11-12页 |
·安全地震动与设备安全等级 | 第12-15页 |
·国内外电缆桥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桥架结构类型、参数、规格及安装要求 | 第17-21页 |
·桥架结构类型、品种及特性 | 第17-18页 |
·桥架参数及指标 | 第18页 |
·桥架规格规定 | 第18-19页 |
·桥架敷设及安装要求 | 第19-21页 |
·计算分析的目的与方法 | 第21-23页 |
·目的 | 第21页 |
·计算方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动力学分析方法-谱分析 | 第23-30页 |
·建立模型 | 第23-24页 |
·模态分析 | 第24-27页 |
·模态分析和模态梯取方法 | 第24-26页 |
·ANSYS内存管理 | 第26-27页 |
·谱分析 | 第27页 |
·模态扩展和重要性因子 | 第27-28页 |
·模台合并与观察结果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计算与分析 | 第30-84页 |
·引言 | 第30-31页 |
·钢制梯架式电缆桥架 | 第31-61页 |
·水平二通梯架 | 第31-35页 |
·计算模型 | 第31页 |
·三维地震反应分析 | 第31-33页 |
·静荷应力 | 第33-34页 |
·应力强度校核 | 第34-35页 |
·水平三通梯架 | 第35-40页 |
·计算模型 | 第35-36页 |
·三维地震反应分析 | 第36-38页 |
·静荷应力 | 第38-39页 |
·应力强度校核 | 第39-40页 |
·垂直下三通与垂直上二通组合梯架 | 第40-44页 |
·计算模型 | 第40页 |
·三维地震反应分析 | 第40-42页 |
·静荷应力 | 第42-43页 |
·应力强度校核 | 第43-44页 |
·水平三通与水平二通组合梯架 | 第44-49页 |
·计算模型 | 第44页 |
·三维地震反应分析 | 第44-48页 |
·静荷应力 | 第48-49页 |
·应力强度校核 | 第49页 |
·水平二通、水平三通与水平二弯通组合梯架 | 第49-55页 |
·计算模型 | 第49-50页 |
·三维地震反应分析 | 第50-54页 |
·静荷应力 | 第54页 |
·应力强度校核 | 第54-55页 |
·水平二通、水平三通与水平四通组合梯架 | 第55-61页 |
·计算模型 | 第55-56页 |
·三维地震反应分析 | 第56-60页 |
·静荷应力 | 第60页 |
·应力强度校核 | 第60-61页 |
·钢制托盘式电缆桥架 | 第61-73页 |
·水平二通托盘 | 第61-65页 |
·计算模型 | 第61-62页 |
·三维地震反应分析 | 第62-63页 |
·静荷应力 | 第63-64页 |
·应力强度校核 | 第64-65页 |
·垂直上三通与垂直下二通组合托盘 | 第65-69页 |
·计算模型 | 第65页 |
·三维地震反应分析 | 第65-67页 |
·静荷应力 | 第67-68页 |
·应力强度校核 | 第68-69页 |
·水平二通、水平三通与垂直上二通组合托盘 | 第69-73页 |
·计算模型 | 第69页 |
·三维地震反应分析 | 第69-71页 |
·静荷应力 | 第71-72页 |
·应力强度校核 | 第72-73页 |
·铝合金电缆桥架 | 第73-83页 |
·铝合金水平二通梯架 | 第73-79页 |
·计算模型 | 第73-74页 |
·三维地震反应分析 | 第74-77页 |
·静荷应力 | 第77-78页 |
·应力强度校核 | 第78-79页 |
·铝合金水平二通托盘 | 第79-83页 |
·计算模型 | 第79页 |
·三维地震反应分析 | 第79-81页 |
·静荷应力 | 第81-82页 |
·应力强度校核 | 第82-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第四章 归纳与总结 | 第84-85页 |
附图 | 第85-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作者简介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