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21页 |
第一章 代位权制度的形成及其独立存在价值 | 第21-33页 |
一、 代位权的定义、特征及性质 | 第21-26页 |
二、 代位权制度的形成 | 第26-29页 |
三、 代位权制度的独立存在价值 | 第29-33页 |
第二章 代位权行使的要件 | 第33-39页 |
一、 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确定、且必须已届清偿期 | 第33-35页 |
二、 债务人须迟延履行到期债务且怠于行使到期债权 | 第35-36页 |
三、 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的行为已经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 第36-37页 |
四、 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 第37-39页 |
第三章 代位权行使的主体和客体 | 第39-45页 |
一、 代位权行使的主体 | 第39-40页 |
二、 代位权行使的客体 | 第40-45页 |
第四章 代位权行使的方式和范围 | 第45-51页 |
一、 代位权行使的方式 | 第45-48页 |
二、 代位权行使的范围 | 第48-51页 |
第五章 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 第51-60页 |
一、 对当事人的效力 | 第51-53页 |
二、 对代位权行使效力的理性分析--优先受偿权规则的合理性 | 第53-57页 |
三、 代位权诉讼判决的效力 | 第57-60页 |
结束语 | 第60-61页 |
注释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