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猪脂肪沉积的发生和发育 | 第8-9页 |
·PLIN1 基因结构 | 第9页 |
·PLIN1 基因的功能 | 第9-11页 |
·PLIN1 基因与脂肪沉积 | 第11-12页 |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猪PLIN1 基因第2、4 外显子SNP 筛查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 第13-2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3-18页 |
·样品来源与样品采集 | 第13页 |
·猪脂肪沉积性状测定 | 第13-14页 |
·猪PLIN1 基因部分序列的PCR-SSCP 分析 | 第14-1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2页 |
·基因组DNA 提取结果 | 第18-19页 |
·PLIN1 基因第2、4 外显子PCR 结果 | 第19页 |
·PLIN1 基因第2、4 外显子的SSCP 分析 | 第19页 |
·基因型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19-20页 |
·猪PLIN1 基因第2、4 外显子多态性的遗传分析 | 第20-21页 |
·PLIN1 基因第2、4 外显子不同基因型与脂肪沉积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21页 |
·同一个体两位点基因型组合与脂肪沉积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 第21-22页 |
·讨论 | 第22-23页 |
·PLIN1 基因多态性对脂肪性状的影响 | 第22-23页 |
·PLIN1 基因多态性的遗传变异 | 第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肌肉的脂肪含量特性研究 | 第24-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试验样品的采集 | 第24页 |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冰冻切片及染色所用试剂配制 | 第24-25页 |
·冰冻切片及切片染色 | 第25-26页 |
·切片图像分析 | 第26页 |
·数据分析 | 第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猪背最长肌冰冻切片图像 | 第26页 |
·肌肉脂肪含量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26-27页 |
·肌内脂肪含量和大理石花纹的频率分布 | 第27页 |
·肌内脂肪含量与2 个指标的关系 | 第27-28页 |
·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28-30页 |
·PLIN1 基因型与脂肪面积百分数的关联分析 | 第30页 |
·讨论 | 第30-32页 |
·肌肉脂肪含量特性 | 第30-31页 |
·PLIN1 基因型与脂肪含量特性 | 第31页 |
·切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PLIN1 基因及其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3-3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3-34页 |
·序列来源 | 第33页 |
·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同源性分析 | 第34页 |
·磷酸化位点分析 | 第34-35页 |
·PLIN1 蛋白序列的疏水性分析 | 第35-36页 |
·二级结构预测 | 第36页 |
·PLIN1 基因密码子偏爱性的分析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8页 |
·PLIN1 蛋白的同源性及二级结构 | 第37页 |
·PLIN1 蛋白的疏水区域 | 第37-38页 |
·PLIN1 基因的密码子偏爱性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综合讨论 | 第39-41页 |
·PLIN1 多态性、脂肪面积百分数与肌内脂肪含量 | 第39页 |
·PLIN1 蛋白结构和调控 | 第39-40页 |
·试验数学模型 | 第40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40页 |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46-47页 |
作者简历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