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8页 |
第一部分 李渔的戏曲结构原则 | 第8-21页 |
一、 “专为登场” | 第8-13页 |
二、 “立主脑” | 第13-15页 |
三、 “密针线” | 第15-17页 |
四、 “减头绪” | 第17-18页 |
五、 “脱窠臼” | 第18-21页 |
第二部分 李渔的戏曲结构创造 | 第21-38页 |
一、 立“奇意” | 第22-24页 |
二、 选“奇事” | 第24-25页 |
三、 演“奇情” | 第25-27页 |
四、 写常理 | 第27-29页 |
五、 建构独特的结构体系 | 第29-38页 |
第三部分 李渔的戏曲结构技法 | 第38-46页 |
一、 “血脉相连”法 | 第39-41页 |
二、 “郑五歇后”法 | 第41-43页 |
三、 偶然巧合法 | 第43-44页 |
四、 错认误会法 | 第44-45页 |
五、 双重游戏法 | 第45-46页 |
第四部分 李渔戏曲结构的评价 | 第46-59页 |
一、 卓尔不群的“结构第一”理论 | 第47-48页 |
二、 “为一朝之冠”的结构艺术 | 第48-49页 |
三、 首屈一指的“当行”曲家 | 第49-50页 |
四、 “自成一代”的喜剧风格 | 第50-52页 |
五、 独特艺术结构的成因 | 第52-59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59-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