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25页 |
第一章 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 | 第25-46页 |
第一节 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 第25-32页 |
一、 金融制度的基本概念 | 第26页 |
二、 金融制度的分类 | 第26-27页 |
三、 金融制度的功能 | 第27-28页 |
四、 衡量金融制度优劣的标准 | 第28-32页 |
第二节 金融制度发展的现实特征 | 第32-35页 |
一、 西方现代金融制度的主要特征 | 第32-34页 |
二、 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的主要特征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农业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 | 第35-39页 |
一、 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35-36页 |
二、 农业金融经营管理活动的自身特点 | 第36-37页 |
三、 农业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37-39页 |
第四节 国外农业金融制度类型与组织体系 | 第39-46页 |
一、 国外农业金融组织制度的类型 | 第39-43页 |
二、 国外农业金融组织制度体系 | 第43-46页 |
第二章 政策性金融制度与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 | 第46-83页 |
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 第46-58页 |
一、 政策性金融制度的性质 | 第46-49页 |
二、 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职能 | 第49-51页 |
三、 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行为特征 | 第51-54页 |
四、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作用 | 第54-55页 |
五、 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制度 | 第55-58页 |
第二节 代表性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第58-61页 |
一、 美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第58-59页 |
二、 德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第59-60页 |
三、 印度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第60-61页 |
第三节 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第61-66页 |
一、 建立和完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重要性 | 第61-63页 |
二、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农业发展银行)的组织制度变迁 | 第63-66页 |
第四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管理制度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 第66-73页 |
一、 初期的单一“代理制”和目前的全面“自营制”都是存在缺陷的制度安排 | 第66-67页 |
二、 资金来源制度负债制度结构不合理 | 第67-69页 |
三、 资产运用与管理制度存在诸多问题 | 第69-72页 |
四、 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对农业发展银行制度建设构成不利因素 | 第72-73页 |
第五节 完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措施 | 第73-83页 |
一、 完善经营组织制度 | 第73-74页 |
二、 依据制度建设,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 第74-77页 |
三、 强化资产管理制度,拓展资产运作范围 | 第77-79页 |
四、 进行区域发展制度调整 | 第79-80页 |
五、 引进和移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制度 | 第80-81页 |
六、 处理好外部组织关系 | 第81-83页 |
第三章 商业性金融制度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金融 | 第83-116页 |
第一节 商业性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 第83-91页 |
一、 商业银行的性质 | 第83页 |
二、 商业银行的职能 | 第83-85页 |
三、 商业银行制度与国有商业银行制度 | 第85-86页 |
四、 “分业式”与“综合式”商业银行制度 | 第86-88页 |
五、 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制度 | 第88-91页 |
第二节 中国的商业性农业金融制度 | 第91-94页 |
一、 中国农业银行组织制度变迁 | 第91-93页 |
二、 现阶段中国农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特征 | 第93-94页 |
第三节 中国农业银行经营管理制度建设中的问题 | 第94-101页 |
一、 与其它商业银行共同面对的共性问题 | 第94-99页 |
二、 中国农业银行面临的个性问题 | 第99-101页 |
第四节 中国农业银行商业化的制度改革 | 第101-116页 |
一、 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革 | 第101-103页 |
二、 改革管理制度与转换经营机制 | 第103-104页 |
三、 调整经营方向,促进农村和城镇地区业务共同发展 | 第104-106页 |
四、 进行农业信贷结构调整 | 第106-108页 |
五、 依靠完善制度,强化组织资金 | 第108-109页 |
六、 按现代银行制度要求,实行多元化经营 | 第109-111页 |
七、 以科技为支持系统,促进农业银行制度完善与发展 | 第111-113页 |
八、 强化金融产品创新 | 第113-114页 |
九、 理顺外部组织关系,为农业银行制度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 第114-116页 |
第四章 合作性金融制度与中国的农村合作性金融 | 第116-150页 |
第一节 合作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 第116-121页 |
一、 合作、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 | 第116-118页 |
二、 合作金融的产权、管理与分配制度 | 第118-119页 |
三、 合作金融制度原则的异化 | 第119-121页 |
第二节 国外合作金融体系中代表性的组织制度 | 第121-126页 |
一、 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制度类型 | 第121-123页 |
二、 德国合作银行制度的发展特点 | 第123-126页 |
第三节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发展 | 第126-133页 |
一、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变迁 | 第126-129页 |
二、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原因 | 第129-130页 |
三、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特征及分析 | 第130-132页 |
四、 如何看待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发展中的商业化行为 | 第132-133页 |
第四节 农村合作金融在中国农村存在的制度需求 | 第133-137页 |
一、 宏观层次上存在的制度需求 | 第134-135页 |
二、 在微观层次上同样存在的制度需求 | 第135-137页 |
第五节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改革 | 第137-144页 |
一、 改革的基本思想 | 第137页 |
二、 对目前几种农村信用社制度改革设想方案的分析 | 第137-138页 |
三、 实行“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制度改革方案 | 第138-140页 |
四、 为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140-144页 |
第六节 国外及中国的农村制度外民间金融 | 第144-150页 |
一、 制度外民间金融的主要形式 | 第144-145页 |
二、 制度外民间金融存在的原因 | 第145-147页 |
三、 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存在与法律上的消亡 | 第147-149页 |
四、 如何对待制度外民间金融 | 第149-150页 |
第五章 中国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的综合发展 | 第150-176页 |
第一节 金融组织体系改革中的相关基本问题 | 第150-157页 |
一、 金融组织体系在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地位 | 第150-151页 |
二、 中国金融组织制度变迁的现实决定 | 第151-153页 |
三、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制度的变革特征 | 第153-157页 |
第二节 代表性国家的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特点及启示 | 第157-160页 |
一、 代表性国家农业金融组织特点 | 第157-159页 |
二、 代表性国家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的启示 | 第159-160页 |
第三节 发展和完善中国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的重要性 | 第160-164页 |
一、 中国的农业金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第160-161页 |
二、 现阶段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背景要求,对农业金融组织体系须进一步完善 | 第161-164页 |
第四节 中国农业暨农村金融组织制度的发展研究 | 第164-176页 |
一、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发展设想 | 第164-167页 |
二、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167-168页 |
三、 中国复合信用式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构成 | 第168-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