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利枢纽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开发与最佳监测模型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 §1.1 大坝安全监测概述 | 第7-8页 |
| §1.2 大坝安全监控的发展概况及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 第二章 回归分析法 | 第10-21页 |
| §2.1 概述 | 第10-11页 |
| §2.2 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 第11-14页 |
| §2.3 逐步回归分析法 | 第14-20页 |
| §2.4 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观测量的统计模型 | 第21-30页 |
| §3.1 重力坝变形观测量的统计模型 | 第21-24页 |
| §3.2 混凝土坝时效位移的较佳数学模型 | 第24-25页 |
| §3.3 土石坝变形观测量的统计模型 | 第25-27页 |
| §3.4 渗流观测量的统计模型 | 第27-28页 |
| §3.5 小结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 | 第30-39页 |
| §4.1 概述 | 第30页 |
| §4.2 空间单元的数学力学分析 | 第30-35页 |
| §4.3 混凝土坝的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 | 第35-38页 |
| §4.4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丹江口大坝最佳观测模型研究 | 第39-78页 |
| §5.1 工程简况 | 第39-40页 |
| §5.2 安全监测情况 | 第40-44页 |
| §5.3 混凝土坝最佳监测模型研究 | 第44-74页 |
| §5.4 土石坝模型研究 | 第74-77页 |
| §5.5 小结 | 第77-78页 |
| 第六章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 | 第78-87页 |
| §6.1 系统开发目标及原则 | 第78-79页 |
| §6.2 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79-82页 |
| §6.3 系统的应用模式 | 第82-86页 |
| §6.4 小结 | 第86-87页 |
| 结束语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