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2-21页 |
| ·乳腺增生病现代医学研究 | 第12-14页 |
| ·乳腺增生病的定义 | 第12页 |
| ·HMG的病理机制 | 第12页 |
| ·HMG的病因学说 | 第12-13页 |
| ·HMG的西医治疗 | 第13-14页 |
| ·乳腺增生病中医学研究 | 第14-16页 |
| ·乳癖的定义 | 第14页 |
| ·乳癖的“脏腑辩证”学说 | 第14-15页 |
| ·乳癖的“经络辨证”学说 | 第15-16页 |
| ·“肝生于左”理论的研究 | 第16-20页 |
|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释义 | 第16-17页 |
| ·左关脉应肝 | 第17页 |
| ·“肝生于左”理论在疾病发病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 ·“肝生于左”理论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第18页 |
| ·“肝病”的症状表现 | 第18-20页 |
| ·“肝生于左”理论与乳腺增生病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1-29页 |
| ·临床资料 | 第21页 |
| ·纳入标准 | 第21页 |
| ·排除标准 | 第21页 |
| ·乳腺增生病的诊断标准 | 第21-22页 |
| ·西医诊断及分级标准 | 第21-22页 |
| ·中医诊断标准 | 第22页 |
| ·发病偏向性的判断标准 | 第22-23页 |
| ·“肝病”的诊断标准 | 第23页 |
| ·“肝病”的表现 | 第23页 |
| ·“肝病”的珍断的评分标准 | 第23页 |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 ·统计方法 | 第24页 |
| ·结果 | 第24-29页 |
| ·HMG年龄分布情况 | 第24-25页 |
| ·HMG发病偏向性的临床研究 | 第25-26页 |
| ·HMG发病偏向与“肝病”的相关性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讨论 | 第29-33页 |
| ·“肝生于左”理论应用在HMG发病部位偏向性的意义 | 第29-30页 |
| ·HMG中“肝生于左”理论与“肝病”的相关性 | 第30-32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32-33页 |
| 结语 | 第33-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 附录 | 第38-40页 |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