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

反垄断法论

摘要(中文)第1-5页
摘要(英文)第5-13页
前言第13-15页
第一章 反垄断法的概念、性质及价值第15-30页
 一、 反垄断法的概念第15-20页
 二、 反垄断法的性质、特征和地位第20-24页
  (一) 反垄断法的性质第20-21页
  (二) 反垄断法的特征第21-24页
  (三) 反垄断法的地位第24页
 三、 反垄断法的价值第24-30页
  (一) 自由第26页
  (二) 公平第26-27页
  (三) 效率第27-28页
  (四) (有效)竞争秩序第28-30页
第二章 反垄断法的历史沿革第30-41页
 一、 美国反垄断法的历史沿革第31-33页
 二、 德国反垄断法的历史沿革第33-34页
 三、 日本反垄断法的历史沿革第34-35页
 四、 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反垄断立法概况第35-36页
  (一) 欧共体竞争法第35-36页
  (二) 英国反垄断法第36页
  (三) 东欧国家的反垄断立法第36页
  (四) 亚洲诸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法第36页
 五、 我国反垄断立法的现状和制定反垄断法的必要性第36-41页
  (一) 我国反垄断立法的现状第36-39页
  (二) 我国制定反垄断法的必要性第39-41页
第三章 反垄断法的立法模式、理论基础及制度体系第41-57页
 一、 反垄断法的立法模式第41-44页
 二、 反垄断法的理论基础第44-47页
  (一) 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第44-45页
  (二) 经济民主主义理论第45-46页
  (三) 经济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是反垄断制定的法学理论基础第46-47页
 三、 反垄断法的制度体系第47-57页
  (一) 对垄断状态的规制制度第49-53页
  (二) 对垄断行为的规制制度第53-55页
  (三)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第55-57页
第四章 企业合并的监控第57-89页
 一、 企业合并的概念第57-63页
  (一) 横向合并第62页
  (二) 纵向合并第62-63页
  (三) 混合合并第63页
 二、 企业合并控制与发展规模经济第63-68页
 三、 企业合并监控的程序第68-72页
  (一) 由合并企业依法在合并前向反垄断主管机构申报第69-71页
  (二) 由反垄断主管机构在法定期限内进行审查并最终作出批准或禁止的决定第71-72页
 四、 企业合并禁止的实质性标准第72-83页
  (一) 一般规则第74-78页
  (二) 具体准则第78-83页
 五、 企业合并禁止的豁免第83-87页
 六、 纵向合并和混合合并的规制第87-89页
第五章 垄断协议的禁止第89-115页
 一、 垄断协议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第89-94页
  (一) 垄断协议的概念第89-93页
  (二) 垄断协议的特征第93-94页
 二、 垄断协议违法与否的判断标准——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第94-98页
  (一) 本身违法原则第95-96页
  (二) 合理原则第96-98页
 三、 横向垄断协议(即卡特尔)第98-111页
  (一) 横向垄断协议即卡特尔的概念第98-99页
  (二) 违法卡特尔的构成要件第99-98页
  (三) 违法卡特尔的法律后果第98-106页
  (四) 卡特尔的类型第106-111页
 四、 纵向垄断协议第111-115页
  (一) 纵向垄断协议的概念和主要特征第112页
  (二) 纵向垄断协议的构成条件第112-113页
  (三) 纵向垄断协议的分类第113-115页
第六章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优势地位的禁止第115-126页
 一、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禁止第115-124页
  (一)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和构成条件第115-118页
  (二)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具体类型第118-122页
  (三)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制裁措施第122-124页
 二、 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禁止第124-126页
第七章 行政性垄断的禁止第126-143页
 一、 行政性垄断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第126-131页
  (一) 行政性垄断的概念和特征第126-128页
  (二) 行政性垄断的分类第128-131页
 二、 行政性垄断的危害及成因第131-134页
  (一) 行政性垄断的危害第131-132页
  (二) 行政性垄断的成因第132-134页
 三、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行政性垄断规制的现状及缺陷第134-137页
  (一) 我国现有的规制行政性垄断的法律法规概况第134-135页
  (二)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行政性垄断规制的缺陷第135-137页
 四、 完善行政性垄断规制立法的若干思考第137-143页
第八章 反垄断法的适用第143-169页
 一、 反垄断法适用的概念第143-144页
 二、 反垄断法适用的范围第144-147页
  (一) 反垄断法适用的对象范围第144页
  (二) 反垄断法适用的内容范围第144页
  (三) 反垄断法适用的时间范围第144-145页
  (四) 反垄断法适用的地域范围第145-147页
 三、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第147-155页
  (一)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概念和意义第147-150页
  (二)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领域及垄断行为第150-155页
 四、 反垄断法的适用及执行主体第155-165页
  (一) 美国反垄断主管机构及其执法程序第156-157页
  (二) 日本反垄断主管机构及其执法程序第157-158页
  (三) 德国反垄断主管机构及其执法程序第158-159页
  (四) 关于我国未来反垄断主管机构的若干问题的思考第159-165页
 五、 反垄断法适用的法律后果——违反反垄断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第165-169页
  (一) 民事责任第165-166页
  (二) 行政责任第166-167页
  (三) 刑事责任第167-169页
结论第169-172页
参考书目第172-177页
后记第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卷烟工业企业多元化经营策略研究
下一篇:WTO与中国金融业开放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