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电化学脱硫基础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3页 |
前言 | 第7页 |
·煤中硫的研究 | 第7-12页 |
·煤中硫的来源 | 第7-8页 |
·煤中硫的形态与分布 | 第8-10页 |
·煤中硫的检测方法 | 第10-12页 |
·脱硫方法 | 第12-14页 |
·物理脱硫 | 第12页 |
·化学脱硫 | 第12-13页 |
·微生物脱硫 | 第13-14页 |
·电化学脱硫 | 第14-20页 |
·研究概况 | 第14页 |
·电化学脱硫的基本反应 | 第14-16页 |
·影响电化学脱硫的因素 | 第16-19页 |
·电化学脱硫电解槽的设计 | 第19-20页 |
·电化学脱硫的经济性 | 第20页 |
·课题的选择与研究目的 | 第20-22页 |
·研究计划与预期成果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测试方法 | 第23-30页 |
·样品 | 第23页 |
·实验装置与设计 | 第23-25页 |
·煤的电化学脱硫实验 | 第25-26页 |
·煤的热解与热失重分析 | 第26-28页 |
·煤样的萃取实验 | 第28页 |
·样品分析 | 第28-29页 |
·元素分析 | 第28页 |
·形态硫分析 | 第28页 |
·XPS分析 | 第28页 |
·FT-IR分析 | 第28页 |
·XRD分析 | 第28-29页 |
·SEM分析 | 第29页 |
·电化学处理煤的脱硫率的计算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煤的电化学脱硫研究 | 第30-51页 |
·碱性条件下煤的脱硫研究 | 第30-39页 |
·电解条件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30-33页 |
·不同煤的脱硫 | 第33-34页 |
·有机硫的脱硫研究 | 第34-39页 |
·酸性条件下煤的电化学催化脱硫研究 | 第39-47页 |
·铁系催化剂的电化学脱硫 | 第39-42页 |
·锰系催化剂的脱硫研究 | 第42-47页 |
·有机硫模型化合物的脱硫研究 | 第47-50页 |
·电解电位的影响 | 第47页 |
·酸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浓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煤系黄铁矿的电化学脱硫研究 | 第51-60页 |
前言 | 第51页 |
·以石墨为电极的黄铁矿脱硫研究 | 第51-55页 |
·电解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电解电位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电解时间与转化率之间的关系 | 第54页 |
·催化剂用量与转化率的关系 | 第54-55页 |
·常温下以铂为电极的黄铁矿脱硫研究 | 第55-58页 |
·电解电位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56页 |
·催化剂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酸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58页 |
·煤系黄铁矿与煤中黄铁矿脱硫量的比较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煤的电化学脱硫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 第60-86页 |
前言 | 第60页 |
·电化学脱硫机理研究 | 第60-74页 |
·电化学脱硫热力学分析 | 第60-64页 |
·煤的电化学脱硫机理研究 | 第64-74页 |
·电化学脱硫动力学研究 | 第74-84页 |
·煤系黄铁矿的脱硫动力学研究 | 第75-79页 |
·煤中黄铁矿的电化学脱硫动力学研究 | 第79-84页 |
·小结 | 第84-86页 |
第六章 电化学脱硫对煤质的影响 | 第86-95页 |
前言 | 第86页 |
·电化学脱硫对精煤产率、灰分及发热量的影响 | 第86-87页 |
·电化学处理煤中元素组成的变化 | 第87-89页 |
·电化学脱硫对煤的热解与燃烧性质的影响 | 第89-93页 |
·电化学处理煤的热解和燃烧性质 | 第89-90页 |
·电化学处理煤在固定床中的热解 | 第90-93页 |
·电化学脱硫对煤的萃取性质的影响 | 第93-94页 |
·小结 | 第94-9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5-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附录Ⅰ 本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 第105-106页 |
附录Ⅱ 作者简历和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