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 第1-6页 |
摘要 | 第6-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4-3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5页 |
·引言 | 第14页 |
·聚烯烃表面改性的各种方式 | 第14-24页 |
·化学氧化法用于聚烯烃表面改性 | 第14-15页 |
·热处理法用于聚烯烃表面改性 | 第15-16页 |
·涂覆法用于聚烯烃表面改性 | 第16页 |
·等离子法用于聚烯烃表面改性 | 第16-18页 |
·无机填料填充对材料表面性能的改善 | 第18-19页 |
·接枝聚合用于聚烯烃表面改性 | 第19-22页 |
·共混法用于聚烯烃表面改性 | 第22-24页 |
·共混用表面改性剂的制备方法 | 第24-27页 |
·离子法合成A-B、A-B-A嵌段聚合物 | 第24页 |
·采用大分子偶氮引发剂合成表面改性剂 | 第24-25页 |
·大单体技术合成表面改性剂 | 第25-27页 |
·聚合物表面改性的应用 | 第27-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第二篇 理论部分 | 第35-58页 |
第二章 聚合物润湿、吸附机理及群子标度理论 | 第35-58页 |
·聚合物表面润湿及吸附机理回顾 | 第35-47页 |
·聚合物的表面润湿特征 | 第35-37页 |
·聚合物表面高分子链的运动特性 | 第37-38页 |
·表面改性用高分子扩散机理 | 第38-40页 |
·聚合物表面吸附机理的考察 | 第40-47页 |
·聚合物吸附过程的群子标度理论 | 第47-56页 |
·引言 | 第47页 |
·群子论简介 | 第47-50页 |
·非线性群子方程 | 第50-51页 |
·吸附过程的群子模型与群子参数R_1、R_2的关系 | 第51-54页 |
·群子标度R_1、R_2与吸附量大小的关系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第三篇 实验部分 | 第58-67页 |
第三章 改性剂的合成及改性效果的表征 | 第58-67页 |
·表面改性剂的制备 | 第58-61页 |
·表面改性剂(长链烯烃-马来酸酐)的合成 | 第58-59页 |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制备 | 第59-60页 |
·共混改性聚烯烃的制备 | 第60-61页 |
·表面改性剂的结构表征 | 第61-62页 |
·共聚改性剂分子量的测定 | 第61页 |
·长链烯烃-MAH改性剂红外光谱的表征 | 第61页 |
·PP-G-MAH共聚物的红外表征 | 第61-62页 |
·共混改性效果的表面及物理机械性能的表征 | 第62-64页 |
·表面接触角的测定方法 | 第62-63页 |
·聚丙烯共混样品表面ESCA分析方法 | 第63页 |
·不同改性剂样片力学性能的测试 | 第63-64页 |
·流变性能的测试方法 | 第64页 |
·共混材料的显微镜分析 | 第64-65页 |
·聚合物表面吸附工艺 | 第65-66页 |
·吸附样品的制备方法 | 第65页 |
·不同处理条件下吸附量的测定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第四篇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7-135页 |
第四章 共混法用于聚合物表面改性的研究 | 第67-107页 |
·共混改性方法与聚合物表面改性 | 第68-70页 |
·表面改性剂(长链烯烃-马来酸酐)的合成及表征 | 第70-75页 |
·影响表面改性效果的各种因素 | 第75-80页 |
·改性剂分子量的大小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76页 |
·改性剂的加入量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76-78页 |
·环境对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78-80页 |
·改性聚烯烃表面的光电子能谱的验证 | 第80-85页 |
·含有改性剂的PP树脂的形态结构特征 | 第85-91页 |
·添加了改性剂的PP共混物的表面形貌 | 第85-87页 |
·添加了无机填料的PP共混物的表面形貌 | 第87-91页 |
·PP-G-MAH接枝共聚物用于对聚烯烃表面改性 | 第91-97页 |
·芯壳结构的形成 | 第91-95页 |
·引发剂的用量对马来酸酐化聚烯烃粘度的影响 | 第95-97页 |
·接枝物PP-MAH的结构及对表面改性效果的表征 | 第97-105页 |
·接枝物PP-MAH的表征 | 第97-100页 |
·PP-MAH的添加量对聚烯烃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纯 PP、接枝物PP-MAH的流变性能考察 | 第102-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第五章 物理吸附对聚合物表面改性的研究 | 第107-116页 |
·共聚物浓度与吸附量大小的关系 | 第108-111页 |
·共聚物浓度不同对溶剂吸附量大小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预处理的温度对共聚物和溶剂吸附量大小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预处理的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6页 |
第六章 聚合物表面改性的群子标度的理论分析 | 第116-135页 |
·表面润湿现象与群子标度的关系 | 第116-120页 |
·接触角与群子参数间的关系 | 第116-119页 |
·改性剂的分子量大小与群子标度间的相关性 | 第119-120页 |
·聚合物表面吸附量与群子标度的关系 | 第120-134页 |
·浓度对吸附量群子参数的影响 | 第120-125页 |
·反应时间对吸附量及群子参数的影响 | 第125-129页 |
·反应浓度与群子标度的关系 | 第129-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5页 |
主要结论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