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雌性育性与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作物数量性状位点定位方法及植物育性研究进展第8-23页
   ·作物数量性状位点定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的方法第8-18页
     ·关联分析(association analysis)的基本原理第8-13页
     ·关联分析的分子标记第13-15页
     ·关联分析的群体第15页
     ·关联分析的统计方法第15-16页
     ·关联分析和连锁分析定位方法比较第16页
     ·关联分析与QTL 定位联合作图第16-18页
   ·植物育性的研究进展第18-21页
     ·雄性不育(male sterility)第18-19页
     ·植物雌性不育第19-21页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目标群体的群体结构评估第23-36页
   ·材料和方法第23-30页
     ·供试材料第23-25页
     ·标记分析第25-26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26-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35页
     ·遗传结构分析第30页
     ·TASSEL 聚类分析第30-31页
     ·STRUCTURE 分析第31-35页
   ·讨论第35-36页
第三章 小麦雌性育性位点的全基因组扫描第36-42页
   ·材料和方法第37-38页
     ·供试材料第37页
     ·育性性状的观测第37页
     ·标记分析第37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37-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41页
     ·全基因组SSR 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分析第38-40页
     ·全基因组中与雌性育性相关联的SSR 标记分析第40-41页
   ·讨论第41-42页
第四章 小麦雌性育性候选位点的验证第42-47页
   ·材料和方法第43-44页
     ·供试材料第43页
     ·育性性状的观测第43页
     ·标记分析第43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43-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46页
   ·讨论第46-47页
第五章 小麦taf1 位点连锁不平衡分析第47-54页
   ·材料和方法第47-49页
     ·供试材料第47-48页
     ·标记分析第48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48-49页
   ·结果与分析第49-52页
     ·STRUCTR 分析及全基因组标记LD 分析第49-51页
     ·2DS 连锁图上分子标记与taf1 位点的LD 分析第51-52页
     ·2DS 参考连锁图上分子标记与位点 taf1 的 LD 分析第52页
   ·讨论第52-5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致谢第61-62页
个人简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亚璃眼蜱的生活史和抗菌多肽活性的研究及牛环形泰勒虫病二温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下一篇:新疆公路建设项目社会影响量化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