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历史上的旱灾与应对措施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引言 | 第8-11页 |
| ·选题缘由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学界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1页 |
| 2 云南历史沿革与自然环境 | 第11-18页 |
| ·云南历史沿革 | 第11-15页 |
| ·云南自然环境 | 第15-18页 |
| ·地形地貌 | 第15-16页 |
| ·水文 | 第16页 |
| ·气候 | 第16-17页 |
| ·土壤 | 第17-18页 |
| 3 云南历代旱情的史实分析 | 第18-27页 |
| ·历史上的“干旱”与“旱灾” | 第18-20页 |
| ·“干旱”与“旱灾”的区别 | 第18-19页 |
| ·对干旱级别划分的认识 | 第19-20页 |
| ·云南历代旱情总述 | 第20-25页 |
| ·时段和区域界定 | 第21页 |
| ·云南历代旱情总述 | 第21-25页 |
| ·汉代至唐代 | 第21-22页 |
| ·宋元时期 | 第22页 |
| ·明清时期 | 第22-25页 |
| ·云南历代旱灾发生的特征 | 第25-27页 |
| ·旱灾发生地域的普遍性 | 第25-26页 |
| ·旱灾发生时段的频繁性 | 第26页 |
| ·旱灾影响的广泛性 | 第26-27页 |
| 4 云南历史上的旱灾应对措施 | 第27-40页 |
| ·历史上的抗旱思想 | 第27-28页 |
| ·历史上的抗旱制度 | 第28-29页 |
| ·报灾 | 第28-29页 |
| ·勘灾 | 第29页 |
| ·赈灾 | 第29页 |
| ·云南历史上的各种旱灾应对措施 | 第29-36页 |
| ·应急性的应对措施 | 第29-33页 |
| ·蠲免 | 第29-30页 |
| ·赈济 | 第30页 |
| ·平粜 | 第30-31页 |
| ·养恤 | 第31页 |
| ·找水 | 第31-32页 |
| ·其他 | 第32-33页 |
| ·长久性的应对措施 | 第33-36页 |
| ·兴修水利 | 第33-34页 |
| ·引进抗旱作物 | 第34-36页 |
| ·地方性知识的应用 | 第36-40页 |
| ·关于巫术的记载 | 第36-37页 |
| ·巫术活动在抗旱中的应用 | 第37-40页 |
| ·干旱之神:魃 | 第37-38页 |
| ·司水之神:龙 | 第38-39页 |
| ·其他形式 | 第39-40页 |
| 5 结语 | 第40-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附录一 | 第46-61页 |
| 附录二 | 第61-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