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空调水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 论 | 第10-19页 |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节能控制方面 | 第13-15页 |
·系统仿真方面 | 第15-16页 |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应用及特点 | 第16-18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第2章 吸收式冷水机组的数学模型 | 第19-29页 |
·吸收式冷水机组工质对 | 第19-21页 |
·制冷剂物理性质 | 第20页 |
·溴化锂溶液的物理性质 | 第20-21页 |
·吸收式冷水机组的数学模型 | 第21-24页 |
·模型假设 | 第21页 |
·吸收器模型 | 第21-22页 |
·蒸发器和冷凝器模型 | 第22页 |
·发生器和热交换器模型 | 第22-24页 |
·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参数辨识 | 第24-26页 |
·吸收式冷水机组模型的试验验证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两大循环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29-42页 |
·冷却水循环系统部件的数学模型 | 第29-36页 |
·冷却水侧理想流体混合的数学模型 | 第29-30页 |
·冷却塔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冷却塔内空气和水的热湿交换模型 | 第31-32页 |
·冷却塔集水池和风扇特性 | 第32-33页 |
·湿空气物性模型 | 第33-34页 |
·参数辨识 | 第34-35页 |
·模型验证 | 第35-36页 |
·冷冻水循环系统部件的数学模型 | 第36-41页 |
·冷冻水侧理想流体混合及旁通的数学模型 | 第36-37页 |
·变频泵的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表冷器模型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空调水系统数字仿真器的建立 | 第42-52页 |
·研究对象 | 第42-43页 |
·部件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43页 |
·以 TRNSYS 为仿真平台建立系统仿真器 | 第43-51页 |
·软件开发的背景 | 第44-46页 |
·软件功能介绍 | 第46-47页 |
·软件的优点 | 第47-48页 |
·本课题采用的模块 | 第48页 |
·部件模型的连接 | 第48-49页 |
·按照TRNSYS 要求编写DECK 文件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冷冻水变流量系统节能分析 | 第52-66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简述 | 第53页 |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控制策略 | 第53-54页 |
·一次泵变流量的优点 | 第54-56页 |
·水泵变速性能分析 | 第56-57页 |
·冷冻水温差控制方法 | 第57-59页 |
·冷冻水流量控制方法 | 第59-65页 |
·不调主机燃料耗量的节能效果 | 第60-61页 |
·冷冻水流量控制的节能效果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