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研究背景 | 第15-25页 |
·综合服务体系结构 | 第16-18页 |
·区分服务体系结构 | 第18-20页 |
·MPLS体系结构 | 第20-21页 |
·MPLS与IntServ、DiffServ的结合 | 第21-24页 |
·MPLS研究热点问题 | 第24-25页 |
·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25-27页 |
·本文研究的重点 | 第25-26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26-2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论文结构 | 第28-31页 |
第二章 MPLS接纳控制技术研究与发展 | 第31-47页 |
·概述 | 第31页 |
·MPLS QoS对CAC的要求 | 第31-33页 |
·LER/LSR对CAC的要求 | 第32-33页 |
·MPLS TE对CAC的要求 | 第33页 |
·接纳控制技术及其在MPLS中的应用 | 第33-43页 |
·接纳控制分类 | 第33-34页 |
·基于参数(模型)的接纳控制及其在MPLS网络中的应用 | 第34-35页 |
·基于测量的接纳控制及其在MPLS网络中的应用 | 第35-40页 |
·基于BB的CAC及其在MPLS网络中的应用 | 第40-41页 |
·基于令牌的CAC及其在MPLS网络中的应用 | 第41-42页 |
·基于策略的CAC及其在MPLS网络中的应用 | 第42-43页 |
·MPLS CAC的主要研究方向 | 第43-45页 |
·基于LSP的CAC研究 | 第44页 |
·基于TE的CAC研究 | 第44页 |
·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的带外信令GMPLS CAC研究 | 第44页 |
·基于流量自相似特性的MPLS CAC研究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自相似网络流量预测研究 | 第47-67页 |
·概述 | 第47页 |
·自相似的定义 | 第47-49页 |
·自相似网络流量模型 | 第49-55页 |
·Hurst参数估计 | 第55-57页 |
·自相似网络模型流量预测 | 第57-61页 |
·基于测量的自相似网络流量预测算法(HSS-MBP)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四章 基于测量的自相似接纳控制算法研究 | 第67-81页 |
·概述 | 第67-68页 |
·自相似参数的合成特性研究 | 第68-71页 |
·基于测量的自相似接纳控制算法(HSS-MBAC) | 第71-75页 |
·算法思想 | 第71页 |
·算法实现 | 第71-72页 |
·算法分析与仿真 | 第72-75页 |
·基于自相似测量的自适应接纳控制算法(HSS-AMBAC) | 第75-79页 |
·HSS-MBAC参数分析 | 第75-76页 |
·基于自相似测量的自适应接纳控制算法 | 第76-77页 |
·算法分析与仿真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 基于标记的概率接纳控制(LB-PAC)算法研究 | 第81-101页 |
·引言 | 第81-82页 |
·基于探测的接纳控制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82-84页 |
·基于探测的接纳控制技术 | 第82-83页 |
·PBAC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83-84页 |
·基于标记的接纳控制技术及其对PBAC主要问题的解决 | 第84-96页 |
·基于标记的接纳控制技术的探测过程 | 第84-85页 |
·基于标记的接纳控制对PBAC主要问题的解决 | 第85-96页 |
·基于标记的概率接纳控制(LB-PAC)算法 | 第96-100页 |
·算法思想 | 第96-97页 |
·算法实现 | 第97-98页 |
·算法分析与仿真 | 第98-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基于效用的UB-MDTAC算法研究 | 第101-117页 |
·概述 | 第101-102页 |
·MPLS DS-TE | 第102-107页 |
·MPLS流量工程 | 第102-105页 |
·MPLS DS-TE | 第105-107页 |
·微观经济学与网络最优化理论 | 第107-110页 |
·Kelly模型 | 第108-109页 |
·资源分配定价策略 | 第109-110页 |
·基于效用的UB-MDTAC算法 | 第110-115页 |
·算法思想 | 第110页 |
·算法实现 | 第110-112页 |
·算法分析与仿真 | 第112-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第七章 基于策略的MPLS接纳控制模型(MPBMC)研究 | 第117-131页 |
·概述 | 第117-118页 |
·PBMC和PBNM模型与组件 | 第118-121页 |
·PBMC模型功能组件 | 第118-119页 |
·PBNM模型及功能组件 | 第119-121页 |
·MPBMC/MMPBMC模型 | 第121-124页 |
·MPBMC模型 | 第121-122页 |
·MMPBMC模型 | 第122-123页 |
·MPBMC/MMPBMC模型中的策略层次 | 第123-124页 |
·MPBMC/MMPBMC模型中的策略及其生成 | 第124-126页 |
·策略 | 第124页 |
·策略规范语言 | 第124-125页 |
·MPBMC/MMPBMC模型策略生成 | 第125页 |
·策略的存储和查找 | 第125-126页 |
·MPBMC/MMPBMC 模型中的策略冲突及其消解 | 第126-129页 |
·策略冲突 | 第126-127页 |
·策略冲突检测 | 第127-128页 |
·策略冲突消解 | 第128-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1页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131-134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31-133页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133-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4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144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的教材 | 第144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负责和参与的主要科研工作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