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连轧带钢板形控制与辊型优化设计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2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板形的基本概念 | 第14-17页 |
·板带平直度 | 第14-15页 |
·板凸度 | 第15-17页 |
·板带平直度与板凸度的关系 | 第17页 |
·板凸度的影响因素 | 第17页 |
·热连轧机板形控制研究现状 | 第17-27页 |
·板形控制理论发展 | 第18-23页 |
·板形控制技术发展 | 第23-27页 |
·热连轧机辊型研究现状 | 第27-30页 |
·连续变凸度工作辊辊型 | 第27-30页 |
·辊型优化配置研究现状 | 第30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2章 热连轧机板形控制系统 | 第32-45页 |
·热连轧机板形控制系统组成 | 第32-33页 |
·热连轧机板形控制策略 | 第33-34页 |
·热连轧机板形预设定 | 第34-36页 |
·热连轧机板形控制主要数学模型 | 第36-42页 |
·UFD辊缝数学模型 | 第36-37页 |
·轧辊横移数学模型 | 第37-41页 |
·弯辊力计算数学模型 | 第41-42页 |
·热连轧机板形控制系统的现场应用 | 第42-44页 |
·实验轧制规程 | 第42-43页 |
·轧辊横移位置及弯辊力计算 | 第43-44页 |
·带钢凸度及平直度实测值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热连轧机轧辊弹性变形研究 | 第45-59页 |
·CVC轧机力学模型 | 第45-47页 |
·CVC轧机弹性变形影响函数 | 第47-53页 |
·工作辊弹性弯曲影响函数 | 第47-48页 |
·支撑辊弹性弯曲影响函数 | 第48-49页 |
·工作辊弯辊力影响函数 | 第49页 |
·辊间压扁影响函数 | 第49-52页 |
·工作辊弹性压扁影响函数 | 第52-53页 |
·CVC轧机辊系变形基本方程 | 第53-57页 |
·关键参数的确定及收敛问题的处理 | 第57-58页 |
·关键参数的确定 | 第57页 |
·收敛问题的处理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热连轧机轧辊温度场及热凸度研究 | 第59-81页 |
·传热学基本定律 | 第59-61页 |
·轧辊温度场及热凸度计算模型 | 第61-75页 |
·工作辊模型单元划分 | 第61-62页 |
·轧制过程传热数学模型 | 第62-64页 |
·轧辊轴对称温度场计算模型 | 第64-66页 |
·相关热传递参数的确定 | 第66-72页 |
·轧辊热凸度计算模型 | 第72-74页 |
·轧辊温度场及热凸度计算流程 | 第74-75页 |
·轧辊表面温度及热膨胀实验 | 第75-80页 |
·实验步骤 | 第75-76页 |
·实验轧制规程 | 第76-77页 |
·实验结果 | 第77-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热连轧机轧辊磨损研究 | 第81-93页 |
·轧辊磨损特征及机理 | 第81页 |
·轧辊磨损数学模型 | 第81-86页 |
·轧辊磨损计算及实验研究 | 第86-91页 |
·实验方法 | 第86-87页 |
·带钢宽度变化 | 第87页 |
·轧辊磨损计算值与实测值 | 第87-90页 |
·轧辊中心磨损量与带钢长度的关系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6章 热连轧机轴向横移变凸度辊型研究 | 第93-106页 |
·三次CVC辊型曲线设计 | 第93-95页 |
·SmartCrown辊型曲线设计 | 第95页 |
·三次CVC辊型曲线优化设计 | 第95-98页 |
·CVC工作辊横移时厚度压下补偿 | 第98-100页 |
·CVC工作辊辊型设计实例 | 第100-105页 |
·初始设计参数 | 第100页 |
·辊型曲线比较 | 第100-101页 |
·轴向力比较 | 第101-103页 |
·轧辊及辊缝等效凸度比较 | 第103-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7章 热连轧机辊型优化配置研究 | 第106-116页 |
·现场工艺条件 | 第106页 |
·热连轧机辊型优化配置 | 第106-111页 |
·初始条件 | 第107-108页 |
·优化目标 | 第108-109页 |
·优化结果 | 第109-111页 |
·实验研究及计算结果 | 第111-115页 |
·带钢凸度实测值与计算值 | 第111-112页 |
·辊间压力计算结果 | 第112-113页 |
·弯辊力计算结果 | 第113页 |
·支撑辊端部曲线不同L及δ分析 | 第113-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8章 结论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工作 | 第127-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作者简介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