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缺口棒状材料疲劳强度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6页 |
| ·确立研究课题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材料的疲劳强度 | 第17-24页 |
| ·疲劳 | 第17-18页 |
| ·疲劳强度、疲劳极限、疲劳寿命及S-N 曲线 | 第18-19页 |
| ·应力集中 | 第19-20页 |
| ·应力集中系数 | 第20页 |
| ·名义应力 | 第20页 |
| ·疲劳缺口系数 | 第20-21页 |
| ·计算公式 | 第21-23页 |
| ·疲劳极限预测公式 | 第21-22页 |
| ·疲劳缺口系数的实验公式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试验设备概述 | 第24-30页 |
| ·试验设备 | 第24-28页 |
| ·电炉 | 第24页 |
| ·车床 | 第24-25页 |
| ·真空热炉 | 第25页 |
| ·电解研磨装置 | 第25-26页 |
| ·转动弯曲疲劳试验机 | 第26页 |
| ·复型用具 | 第26-27页 |
| ·电镀仪 | 第27页 |
| ·金相显微镜 | 第27-28页 |
| ·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的工作原理 | 第28-29页 |
| ·旋转弯曲疲劳试验 | 第28页 |
| ·疲劳试验单试样法及其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试验材料及试件 | 第30-37页 |
| ·试验材料 | 第30-31页 |
| ·试件形状 | 第31-35页 |
| ·机械加工 | 第35-36页 |
| ·材料的切割 | 第35页 |
| ·热处理 | 第35页 |
| ·车床加工 | 第35页 |
| ·真空热处理 | 第35页 |
| ·电解研磨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五章 试验与分析计算方法 | 第37-49页 |
| ·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的操作方法 | 第37页 |
| ·试件的安装 | 第37页 |
| ·负荷的计算 | 第37页 |
| ·复型的采集 | 第37-38页 |
| ·观察复型的表面状态 | 第38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8页 |
| ·疲劳极限 | 第38-42页 |
| ·疲劳缺口系数 | 第42-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六章 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 第49-77页 |
| ·有限元法概述 | 第49页 |
|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 第49-53页 |
| ·I-DEAS 软件简介 | 第53-54页 |
| ·应力集中系数 | 第54-76页 |
| ·单一缺口材料 | 第54-58页 |
| ·双重缺口材料 | 第58-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