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离散系统仿真基本理论概述 | 第17-30页 |
·离散系统仿真 | 第17-18页 |
·仿真研究的步骤 | 第18-20页 |
·离散事件系统基本要素 | 第20-21页 |
·事件调度/时间推进算法 | 第21-22页 |
·输入建模 | 第22-29页 |
·分布簇的选取 | 第23-27页 |
·参数估计 | 第27-28页 |
·拟合优良度检验 | 第28-29页 |
·Witness仿真软件介绍 | 第29-30页 |
第3章 海运煤供应系统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0-39页 |
·海运煤供应系统现状 | 第30-32页 |
·海运煤供应物流系统构成 | 第30页 |
·海运煤需求分析 | 第30-32页 |
·煤炭供应保障能力的概念 | 第32-33页 |
·海运煤供应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3-36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9页 |
第4章 N发电厂煤炭物流系统供应保障能力建模 | 第39-61页 |
·N发电厂基本建设情况 | 第39-42页 |
·N发电厂供应物流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42-55页 |
·仿真逻辑流程 | 第42页 |
·仿真模型的性能度量指标 | 第42-44页 |
·系统仿真模块的建立 | 第44-55页 |
·输入数据分析 | 第55-59页 |
·船舶到港间隔时间 | 第55-56页 |
·泊位占用时间 | 第56-58页 |
·确定N电厂初始安全库存 | 第58-59页 |
·仿真模型的验证 | 第59-61页 |
第5章 N电厂供应能力仿真结果分析 | 第61-68页 |
·方案一:提高供应频率 | 第61-63页 |
·方案二:提高供应批量 | 第63-66页 |
·方案一与方案二比较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A 仿真模型中部分关键语句 | 第73-76页 |
附录 B Witness软件Machine元素状态表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