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蒋经国与中国区域经济现代化建设研究--以赣南和台湾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第8-10页
     ·问题缘起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相关学术史的回顾第10-1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中国台湾研究现状第11页
     ·中国香港研究现状第11页
     ·海外研究现状第11页
   ·概念界定第11-13页
     ·区域现代化概念的界定第12-13页
     ·时间界定第13页
     ·空间界定第13页
   ·本文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第13-14页
     ·研究资料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14-16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4-15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蒋经国经济建设意识的萌芽第16-21页
   ·苏联经验第16-19页
   ·民生主义第19-21页
第3章 “赣南新政”时期的经济建设第21-43页
   ·农业的进步第21-27页
     ·土地占有第22-23页
     ·农业生产工具及耕作技术的发展第23-24页
     ·农业品种第24-25页
     ·产量第25-26页
     ·产品加工第26页
     ·水利设施的兴建第26-27页
     ·林业的发展第27页
   ·工业的进步第27-35页
     ·主要工业机构第27-28页
     ·工厂类型第28-33页
     ·资本及劳力投入第33页
     ·生产设备及工艺第33页
     ·产品产量及种类第33-34页
     ·工厂组织形式与劳工待遇第34-35页
   ·商业的繁荣第35-38页
     ·主要商业机构第35-37页
     ·商业类型及商品种类第37页
     ·商业发展情形第37-38页
     ·商业组织形态第38页
   ·城市的兴盛第38-43页
     ·物质基础第39-41页
     ·精神文明第41-43页
第4章 “蒋经国时代”台湾省经济之现代化第43-72页
   ·台湾省农业之现代化进程第43-53页
     ·台湾省土地占有问题第43-44页
     ·台湾省主要农业机构第44-45页
     ·台湾省农业发展计划、辅助性措施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兴建第45-49页
     ·台湾省现代农业之形成第49-53页
   ·台湾省工业之现代化进程第53-66页
     ·台湾省主要工业机构第53-54页
     ·台湾省工业发展计划及辅助性措施第54-57页
     ·台湾省现代工业之形成第57-64页
     ·台湾省工人待遇变迁第64-66页
   ·台湾省商业之现代化进程第66-68页
     ·台湾省主要商业机构第66页
     ·台湾省商业发展计划及辅助性措施第66-67页
     ·台湾省现代商业之形成第67-68页
   ·台湾省城市之现代化第68-72页
     ·台湾省城市物质建设第68-70页
     ·台湾省城市精神文明第70-72页
第5章 赣南模式与台湾模式之异同第72-82页
   ·蒋经国在新赣南建设与台湾经济现代化中所表现的相似点第72-77页
     ·蒋经国个人的基本素质成为两个历史时期经济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第72-73页
     ·蒋经国强有力的行政干预是新赣南建设与台湾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第73-74页
     ·民众利益是蒋经国在新赣南建设与台湾经济现代化时期实施行政干预的共同原则第74-75页
     ·蒋经国在两个不同历史阶段中都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第75-77页
   ·蒋经国主导下新赣南建设与台湾经济现代化的不同点第77-82页
     ·赣南与台湾所处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不同,这也是蒋经国能够推动台湾经济现代化顺利进程的主要原因第77-79页
     ·蒋经国引导下的赣南经济与台湾经济的影响力截然不同第79-82页
第6章 评价第82-87页
   ·蒋经国第一次在省级区域推进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第82-85页
   ·蒋经国在新赣南和台湾经济现代化时期过多地注重政治斗争,这对中国区域经济现代化来说有着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第85-87页
第7章 结语第87-88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课题与主要成果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后记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化学敏感场效应传感器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辽宁高校能源消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