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提高三氧化钨和二氧化钛光(电)催化活性的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9页
 1 引言第15-16页
 2 半导体光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第16-24页
   ·半导体的基本性质第16-19页
   ·半导体光催化反应机理第19-24页
     ·TiO_2的能带结构第19-20页
     ·TiO_2光催化反应的主要过程第20-22页
     ·TiO_2液相光催化反应机理第22-24页
     ·半导体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第24页
 3 光催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第24-29页
   ·催化剂第25-27页
     ·催化剂的晶型第25-26页
     ·催化剂的粒径第26页
     ·催化剂的表面状态第26-27页
   ·光强和反应物浓度第27页
   ·反应温度和反应气氛第27-28页
   ·溶液的pH值第28页
   ·电解质的影响第28-29页
 4 光催化技术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第29-30页
 5 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效率的方法第30-38页
   ·改性TiO_2可见光光催化剂的研制第31-33页
     ·离子的掺杂第31-32页
     ·染料敏化第32-33页
     ·半导体耦合第33页
   ·其它可见光光催化剂的研制第33-35页
   ·贵金属沉积第35页
   ·纳米管材料第35-36页
   ·阴离子表面修饰第36-37页
   ·添加氧化剂第37页
   ·辅助外电场第37-38页
 6 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38-41页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38-40页
   ·研究内容第40-41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41-49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49-59页
 1 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第49-51页
   ·化学试剂和规格第49-51页
   ·实验仪器第51页
 2 研究方法第51-58页
   ·样品表征第51-53页
     ·XRD测试第51-52页
     ·SEM和EDAX第52页
     ·XPS测试第52页
     ·光致发光光谱第52-53页
     ·Raman光谱第53页
     ·UV-Vis吸收光谱和漫反射光谱第53页
   ·电化学测试方法第53-55页
     ·线性扫描伏安法第53页
     ·计时电流法第53-54页
     ·电化学阻抗谱第54页
     ·半导体平带电位的测量第54-55页
   ·光电化学测试方法第55-57页
     ·光电压和光电流测试第55页
     ·光电流作用谱第55-56页
     ·表面态的分析第56-57页
   ·光电催化降解实验第57-58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58-59页
第三章 锌掺杂提高WO_3可见光光催化活性第59-84页
 1 前言第59-60页
 2 实验方法第60-63页
   ·光电极的制备第60-61页
     ·溶胶的制备第60-61页
     ·ITO导电玻璃基底的处理第61页
     ·电极的制备第61页
   ·光电极的物理表征第61页
   ·光电化学测试第61-62页
     ·光电流测试第61-62页
     ·光阳极的光电转化效率测量第62页
     ·光阳极的平带电位测定第62页
   ·NO_2~-的光电化学氧化第62-63页
     ·NO_2~-的分析第62-63页
     ·实验装置第63页
     ·实验步骤第63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3-81页
   ·电极的光电流响应第63-67页
   ·薄膜电极的表征第67-68页
   ·光吸收和光电化学性质第68-71页
   ·NO_2~-的光电化学催化氧化第71-76页
     ·空白实验第71页
     ·阴极反应和气氛的影响第71-73页
     ·外加偏压的影响第73页
     ·初始pH值和N_2~-初始浓度的影响第73-75页
     ·支持电解质的影响第75页
     ·电极的稳定性第75-76页
   ·NO_2~-的光催化氧化机理第76-78页
   ·锌掺杂WO_3电极的光电性能提高的原因第78-81页
 4 小结第81-82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82-84页
第四章 纳米多孔表面氟化TiO_2薄膜的电化学制备、表征及其光电化学性质研究第84-113页
 1 前言第84-85页
 2 实验方法第85-87页
   ·光电极的制备第85页
   ·光电极的表征第85页
   ·光电化学和电化学测试第85-86页
     ·光阳极的光电转化效率第86页
     ·光阳极的平带电位测定第86页
     ·表面态第86页
   ·光催化活性测试第86-87页
 3 实验结果第87-103页
   ·刻蚀电位和时间对电极光电性能的影响第87-90页
   ·电极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第90-93页
   ·电极的元素组成第93-95页
   ·光吸收性质第95页
   ·光致发光(PL)光谱第95-96页
   ·平带电位和能带结构第96-100页
   ·光催化活性第100-103页
   ·电极的稳定性第103页
 4 讨论第103-108页
   ·光吸收对催化活性提高的影响第103页
   ·表面形貌对催化活性提高的影响第103-104页
   ·表面氟化对光催化性能提高的机理研究第104-108页
 5 小结第108-109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09-113页
第五章 光电催化现场产生活性氯提高TiO_2降解NO_2~-的活性第113-129页
 1 前言第113-114页
 2 实验方法第114-116页
   ·光电极的制备第114-115页
   ·光电流测试和Molt-Schottky分析第115页
   ·光电催化降解NO_2~-和产生活性氯实验第115-116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16-126页
   ·电极的表征第116-117页
   ·活性氯的分析第117-118页
   ·不同光阳极的比较第118-120页
   ·光电催化降解NO_2~-和产生活性氯第120-122页
     ·空白实验第120页
     ·Cl~-浓度的影响第120-122页
     ·pH值的影响第122页
   ·光催化活性提高机理第122-126页
 4 小结第126-127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27-129页
全文总结第129-130页
论文创新点第130-131页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第131-132页
致谢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些碳—碳不饱和键的高选择性金属碳化反应研究
下一篇:亚烃基环丙烷的加成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