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1 绪论 | 第14-47页 |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17页 |
| ·电力系统的复杂性理论 | 第17-21页 |
| ·电网的复杂性 | 第17-18页 |
| ·电力系统的自组织临界性 | 第18-21页 |
| ·连锁故障大停电分析方法综述 | 第21-32页 |
| ·复杂网络分析方法 | 第21-25页 |
| ·连锁故障模型分析方法 | 第25-32页 |
| ·连锁故障大停电的预防 | 第32-38页 |
| ·经典的系统分析方法 | 第32-35页 |
| ·复杂性理论方法 | 第35-38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7页 |
| 2 不同电网拓扑的连锁故障分析 | 第47-65页 |
| ·引言 | 第47-48页 |
| ·连锁故障动态模型 | 第48-54页 |
| ·常见模型的连锁反应特性 | 第48-50页 |
| ·改进的动态模型 | 第50-52页 |
| ·直流潮流模型 | 第52-54页 |
| ·模型仿真流程 | 第54页 |
| ·复杂电网连锁故障仿真 | 第54-59页 |
| ·小世界网络建模 | 第55-56页 |
| ·无标度网络建模 | 第56页 |
| ·人工电力网络初始化 | 第56-57页 |
| ·人工电网模型下的连锁故障 | 第57-59页 |
| ·复杂电网连锁故障比较 | 第59-62页 |
| ·衡量连锁故障的指标 | 第59-60页 |
| ·小世界电网与无标度电网连锁故障比较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3 考虑电网演化的连锁故障停电模型与自组织临界性分析 | 第65-80页 |
| ·引言 | 第65-66页 |
| ·网络演化OPA模型 | 第66-70页 |
| ·不同网络演化模式建模 | 第70-74页 |
| ·网络结构参数 | 第70-71页 |
| ·自组织临界性分析 | 第71-73页 |
| ·不同演化方式比较 | 第73-74页 |
| ·潮流异构性对连锁故障影响 | 第74-77页 |
| ·电力系统潮流熵 | 第74-76页 |
| ·用潮流熵分析连锁故障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4 关键线路对连锁故障大停电的影响 | 第80-94页 |
| ·引言 | 第80-81页 |
| ·考虑隐性故障的连锁故障模型 | 第81-85页 |
| ·隐性故障介绍 | 第81-82页 |
| ·考虑隐性故障的连锁故障模型 | 第82-83页 |
| ·模型参数 | 第83-84页 |
| ·模型仿真流程 | 第84-85页 |
| ·考虑风险的关键线路辨识 | 第85-87页 |
| ·风险理论 | 第85页 |
| ·线路开断风险 | 第85-87页 |
|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87-92页 |
| ·重负荷下仿真 | 第87-90页 |
| ·临界状态下仿真 | 第90-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 5 连锁故障大停电的协同学模型 | 第94-106页 |
| ·引言 | 第94-95页 |
| ·协同学基本原理 | 第95-97页 |
| ·协同学原理 | 第95页 |
| ·伺服原理 | 第95-96页 |
| ·序参量原理 | 第96-97页 |
| ·电力系统的协同学模型 | 第97-99页 |
| ·大停电的可预测性 | 第97-98页 |
| ·大停电中的序参量演化方程 | 第98-99页 |
| ·大停电的协同学模型 | 第99-100页 |
| ·计算实例检验 | 第100-10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06页 |
| 6 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大电网连锁故障预防 | 第106-125页 |
| ·引言 | 第106-108页 |
| ·多Agent系统 | 第108-109页 |
| ·Agent概述 | 第108页 |
| ·多Agent系统概述 | 第108-109页 |
| ·电网分布式计算结构 | 第109-114页 |
| ·经典的分层分区结构 | 第109-112页 |
| ·本文的MAS结构 | 第112-114页 |
| ·MAS预测控制模型 | 第114-118页 |
| ·预测控制 | 第114-115页 |
| ·控制模型线性化 | 第115-116页 |
| ·筛选参与控制集 | 第116-117页 |
| ·智能体间的协作 | 第117-118页 |
| ·算例分析 | 第118-121页 |
| ·算法流程 | 第118-119页 |
| ·结果分析 | 第119-1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2-125页 |
| 7 总结 | 第125-127页 |
| 附录Ⅰ IEEE118节点系统参数 | 第127-13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