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50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9页
第1章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50 条解读第9-15页
   ·现行规定第9-10页
     ·卷宗材料的移送方式第9页
     ·实行程序性审查第9-10页
     ·启动正式审判的条件第10页
     ·审查后的处理结果第10页
   ·我国庭前审查程序的功能分析第10-12页
     ·开庭条件审查功能第11页
     ·法院对案件审查后的处理方式体现了对公诉权的制约第11页
     ·证据材料收集功能第11页
     ·使法官在庭前了解案情第11-12页
   ·《刑事诉讼法》第150条的价值取向第12-15页
     ·追求实体真实第13页
     ·国家权力本位主义第13-15页
第2章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50条弊端分析第15-24页
   ·我国庭前审查程序存在的立法弊端第15-22页
     ·移送案卷材料过于详实,难排法官预断第15-17页
     ·审查范围表面实行程序审查,实质未排除实体审查第17-18页
     ·开庭审理的门槛过低,难防不当追诉第18-20页
     ·无有关辩护人参与审查程序的规定,控辩不平等第20-22页
     ·诉讼浪费严重第22页
   ·我国现行庭前审查程序在实践运作中的问题第22-24页
第3章 我国刑事庭前审查程序的改革与完善第24-33页
   ·我国刑事庭前审查程序应有的价值取向第24-26页
     ·保障人权,制约公权力第24-25页
     ·实现司法公正第25页
     ·追求诉讼效率第25-26页
   ·我国刑事庭前审查程序应具备的功能第26-28页
     ·防止公权力滥用,过滤不当追诉第26页
     ·明确诉讼争论点第26-27页
     ·证据展示第27页
     ·分流部分案件第27-28页
   ·改革与完善我国庭前审查程序的具体构想第28-33页
     ·建立庭前审查法官与庭审法官分离制度,排除法官预断第28-29页
     ·限制程序适用范围,发挥程序分流功能第29页
     ·确立书面审查为主,言词审查为辅的审查方式第29-30页
     ·审查内容以实体审查为主,程序审查为辅第30-31页
     ·降低起诉证明标准第31-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37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监听制度研究
下一篇:仲裁员法律责任制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