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地下开采对地表建筑物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充填采矿法 | 第8-10页 |
| ·条带开采法 | 第10-11页 |
| ·采矿引起地表建筑物沉陷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留设保护矿柱法 | 第11页 |
| ·井下采空区充填法 | 第11-12页 |
| ·局部开采法 | 第12页 |
| ·离层充填法 | 第12页 |
| ·采场结构参数对采场稳定性影响数值模拟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方法 | 第13页 |
|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矿区地质条件 | 第15-24页 |
| ·矿区地质情况 | 第15-18页 |
| ·地层和岩性与成矿关系 | 第16-17页 |
| ·构造特征与成矿关系 | 第17-18页 |
| ·火成岩活动与成矿关系 | 第18页 |
| ·矿床地质 | 第18-21页 |
| ·地层 | 第18-19页 |
| ·构造 | 第19-20页 |
| ·矿体 | 第20-21页 |
| ·矿石特征 | 第21-22页 |
| ·开采技术条件 | 第22-24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2-23页 |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23页 |
| ·底板岩石的稳定性对开采的影响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地表建筑物与采空区分布情况调查 | 第24-28页 |
| ·地表建筑物分布情况 | 第24页 |
| ·地下采空区分布情况 | 第24-27页 |
| ·采空区的危害 | 第24-26页 |
| ·采空区形成原因 | 第26页 |
| ·采空区规模 | 第26-27页 |
| ·结论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试验 | 第28-34页 |
| ·引言 | 第28页 |
| ·RMT-150B伺服控制试验系统简介 | 第28-31页 |
| ·性能指标 | 第29页 |
| ·主要功能 | 第29页 |
| ·单轴抗压试验、间接拉伸试验、三轴抗压强度试验操作过程 | 第29-31页 |
| ·试样加工与测试 | 第31页 |
| ·试样的选取及加工 | 第31页 |
| ·数据处理 | 第31页 |
| ·试样结果 | 第31-33页 |
| ·结论 | 第33-34页 |
| 第五章 采空区围岩稳定性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 第34-49页 |
| ·有限元分析与ABAQUS软件 | 第34-37页 |
|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 第34-35页 |
| ·有限元分析过程简介 | 第35页 |
| ·ABAQUS软件的特点 | 第35-36页 |
| ·ABAQUS各模块介绍和分析范围 | 第36-37页 |
| ·采空区围岩失稳机理 | 第37-41页 |
| ·采空区稳定性分析的非线性力学理论 | 第37-39页 |
| ·采空区地基稳定性分析的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第39-41页 |
| ·采空区围岩稳定性和地表建筑物地基稳定性有限元模拟 | 第41-45页 |
| ·采空区模型的模拟 | 第42-45页 |
| ·采空区处理措施 | 第45-48页 |
| ·采空区处理方法 | 第45-46页 |
| ·采空区处理 | 第46-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第六章 采矿工艺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49-62页 |
| ·锡矿山五窿道矿区采矿方法选择 | 第49-50页 |
| ·基于ABAQUS的采矿工艺数值模拟 | 第50-59页 |
| ·采矿工艺的数值模拟 | 第50-57页 |
| ·不同跨度的采场稳定性模拟分析 | 第57-59页 |
| ·胶结充填采矿法经济效益分析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2页 |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2-64页 |
| ·结论 | 第62页 |
| ·建议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附录 | 第67-80页 |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